第(2/3)頁 “我看看報紙!” 劉瑯把吳荷手里的群眾日報接了過來,半個版面都是描寫海鹽襯衣廠的事情,幾乎把這家廠子的前世今生都寫了出來,而在末尾編者按也做了總結,點出了襯衣廠破產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半年來南方有大量的私人襯衣廠出現,他們的廠子制作的襯衣西服在價格上不比對方高,還在質量和設計方面占有優勢,再加上海鹽襯衣廠為了擴建把資金都投入到了大修廠房之中,反而忽視了衣服本身的質量。 不重視市場的變化才是倒閉的關鍵,這個總結還是比較準確的。 “工廠擴建所用的都是銀行的貸款,這一下破產了,銀行的錢也打了水漂,而他則是以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罪名被投入監獄,這個步年生真是個悲劇人物!” 劉瑯微微搖了搖頭道。 “劉瑯你說得沒錯,這個步年生其實就是個替罪羊,我前些天特意跑到了海鹽,專門做了一個調查報告,事實上擴建廠房的事情全是當地政府做出的決策,跟他沒有多少關系,可是出了事情就只能他一個人來承擔了,這也說明了承包制的缺陷,承包制不能完全掌控企業,其活力根本就無法與私人企業相比。 現在特企改革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開始實施了,孫明凡的三廠勢頭不錯,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上稅十萬元,還有健力保公司,銷量也很好,當初馮友軍副總理可是在會上信誓旦旦地和我打賭,要用一年的時間比試一下,現在好了,這連半年時間就每到他大力推崇的海鹽襯衣廠就倒閉了,我倒要看看他怎么說!” 吳荷還為幾個月前馮友軍對特企改革的阻撓耿耿于懷。 “對了吳教授,我這些日子寫了一篇文章………也不能算是文章了,字有些多,完全可以當做一本書,現在基本上已經寫完了,你可以看看,相信會有啟發的!” 劉瑯把他那已經接近完稿的《第三產業浪潮》給了對方,足足有一沓子,差不多有五萬多字。 “這么厚!第三產業浪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