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成功了-《重生1980之強國崛起》
第(2/3)頁
而要想制造高尖端的零件,機床當然是最重要的,國家現在最先進的機床也是六十年代初從蘇聯進口過來的,后來在這基礎上又自己發展了一些,什么車床、刨床、銑床、沖床等等,在種類上絕對不差,除了數控機床外國外有的國內基本都有,就是技術太落后,精細化程度太低,而國外都已經大規模使用數控機床了,控制系統都是電子化,當然,因為計算機還沒有應用開來,此時的數控機床還無法與十多年后的相比,但在精細化程度上至上是國產機床的十倍以上。
劉瑯覺得現在國家和國外在機床上的差距還不是太大,要是奮起直追,在十年之內還是有望拉近距離的,等到計算機控制的機床普及開來,想要追趕就更難了。
現在世界的產業結構還沒進入到變革期,國外的機床充其量在電子系統方面比國內要強,雙方的最大差距是人工控制和電子控制方面的差距,這個差距還不是太懸殊,算起來也是處在同樣的直道上,而以電腦控制的工業化變革就是一個大彎道,及時改變就會利用這個大彎道進行加速行駛,沒有改變就會一下子被甩的老遠,
如果國家加速前進,或許可以在工業化變革之前拉近和西方國家的距離,然后在變革時加速,再次把之間的差距縮小,甚至完全可以超過對方也有可能。
而以電腦控制為核心的工業化變革距離現在還有十年的時間,國家在工業方面必須要牢牢利用這段時間進行加速前進,這就是彎道超車的道理,而要想彎道超車,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國家機床的進行改造升級,把手工作坊式的機床提升到電子系統控制的層次。
劉瑯有一個設想,就是利用大眾汽車國產化這個項目帶動全國相關企業的進化加速前進。
“ABB公司不知道怎么樣了?這個彎道超車計劃可得有他們的幫助呀!”
劉瑯皺著眉頭不斷的思考著………!
機床的換代提升那是個長時間的問題,而不銹鋼冶煉爐的制造已經接近成功了。
八四年的十二月底,當最后一個零部件組裝成功后,國家第一臺中型不銹鋼冶金爐正式研制成功。
這對國家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相關部門的領導都親自前來,要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幕,這臺不銹鋼冶煉爐有四米多高,功率達到兩千千瓦,每小時可以冶煉出兩噸優質不銹鋼鋼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