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BXG━1”是這一號爐的編號,意思是不銹鋼一號,以后再生產出的冶煉爐就會以BXG━2、BXG━3為編號排列下去, 真正需要投入生產的冶煉爐現在已經開始進行大規模制造了,是由沈城的幾家機床廠來制造,一個多月后就會制造出五臺來投入使用,這么算下來,一年后國家在優質不銹鋼方面就會有近萬噸的產量。 攻關小組成為了國家的英雄,回到各自單位后自然免不了各種嘉獎,什么勞模、標兵等等,還上調一級工資,可謂是名利雙收。 小組在解散前的最后一天晚上,劉瑯請客,所有人被帶到了全聚德烤鴨店大吃了一頓,大多數工人們哪里到過這種高級的地方吃過飯?都聽過首都的烤鴨最好吃,今天可是逮到了,一個個甩開腮幫子就是一頓猛吃,光是烤鴨就吃了四十多只,差一點把飯店吃斷貨,還有茅臺酒也是管夠了喝,三十多瓶不到一個小時就被消滅干凈,什么烤大蝦、干炸里脊等等,各種好吃都端了上來,這一頓飯花了一千多塊錢………。 一千多塊錢呀!普通工人兩年也就賺這么多錢,不過……還沒有劉瑯打一次長途電話的錢多。 機械工程學院的實驗室在經歷了三個多月的“喧鬧”后再一次安靜了下來,沒有了熱火朝天的工作場面,不少人還有些不適應,尤其是那些大學生們,一個個都有些不舍,甚至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干什么好。 這三個月來,他們每天雖然很累,可過的非常充實,每時每刻都沒有浪費,一點點積累下來,進步顯而易見。 大學生們進步明顯,劉瑯更是如此了,他在整個過程中很少親自動手,畢竟年紀小嘛,也干不動,但他的身影就像是人們的影子,不管什么地方什么時間都會出現,每次出現時不是手里拿著個蘋果就是嘴里嚼著巧克力,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而究竟他學到了什么,連熊懷志都不知道了。 劉瑯學到了什么呢?很簡單,只要是他看到的,不管是技術還是工藝全部被他掌握,另外那些老工人自以為壓箱底的經驗,在他眼里就是個屁!又不是什么高尖端的技術,有什么難的?思索片刻后就想明白了。 看一遍就完全掌握,這種方法全世界只有劉瑯一個人能夠做到,別人嘛,那只能靠不停的學習,花費同樣的精力去掌握一門技術,普通人可能要一年的時間,有些天賦的可能需要兩三個月時間,而劉瑯,連一天的時間都不用,有時甚至片刻就能掌握。 他的大腦是獨一無二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舉一反三的能力,這些都遠超別人,就如他在智力奧運會時那樣,就算是世界級別的大賽,其他國家的天才在他面前也成了笨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