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魯明志笑著回答,也引起了所有人的大笑。 “劉瑯當初要成立什么華夏工業科技有限公司,我當時還覺得他只是鬧著玩,可是短短半年的時間他們就把不銹鋼冶煉爐給造了出來,真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呀!這說明什么?說明我們國家是有人才的,只是一直沒有發現罷了,咱們只要把這些人才都調動起來,沒有什么事情辦不了!” 華夏大學用幾個月的時間把不銹鋼冶煉爐攻克,這件事讓鄧老很有感觸,外國的科技先進沒錯,但是國家也擁有一批人才,即便這些人年紀已經不小了,但是一樣有用,一樣可以在短時間內把先進的技術學會,這樣他又有了信心。 “鄧老,劉瑯在書中這一段寫的很清楚:國家要想強大,自己的企業才是根本,我們不管如何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終究要成為自己的東西,但即使學到了這些技術,我們國家還是落后于國外,因為對方絕對不會把最先進的技術拿到我們國家,所謂的以市場換技術,換到的只能是落后的技術,這一點我們不要抱著僥幸心理。 要想真正提升我們國家的技術,靠的還是我們自己的產業工人,從落后到追趕,再到超越,沒有人才怎么能夠做到?在市場經濟下,尤其是我國的市場經濟充滿了機遇,只要有些頭腦就能賺到錢,尤其是服務業,賺錢的速度更是迅速,或許一個販賣鞋襪的小商小販就比一位八級工賺得多。 我們不能打壓小商小販們的積極性,但是也不能讓那些有真才實學的工人感到心寒,國家要在政策上保障他們的生活,即便不能讓他們大富大貴,但也要給予平均生活標準,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讓他們可以安心投入到工業建設當中,可以為國家的工業發揮出全部力量!” 趙弘揚讀著這段文字,言語之中含著深深的感情。 “他們不容易呀!尤其是這些工人兄弟,當年新中國剛剛成立,我們國家一窮二白,連鋼鐵自己的冶煉不出來,就是這幫人,硬是靠著自己的雙手在兩三年的時間內建立起了我們國家的工業體系,這份貢獻足以讓他們載入史冊,現在這些人老了,但我們不能忘了他們……人才的培養也要放在首位,劉瑯說得非常好,要建立一個人才培養的機制,要把人才的培養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這件事現在就做,不能等!” 不光是鄧老,在場的所有人都意識到了人才的重要性,所以對鄧老的提議都非常贊同。 “咱們呀!一大幫老頭子,最年輕的也有六十歲了吧,我今年八十多了,原本我還覺得自己對世界發展還知道一些,但是看了劉瑯的第三產業浪潮這本書才發現,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太多,學都學不過來,現在劉瑯又提出了這么多的問題,我還是沒有想到,相信你們大多數人也想不到,這不是見識不見識的問題,而是年紀的問題,人呀!不服老不行呀!劉瑯都知道要培養年輕人,我們這些老家伙難道都比不過一個小孩子?所以呀!咱們也別總是賴在這不走,要趕緊培養咱們的接班人,讓他們盡快成長起來………!” 鄧老再次提起了培養年輕人的話題。 “是呀!我也覺得我自己老了,尤其是在劉瑯面前,我不光是老,還很無知呀!國家建設需要更年輕的人才,也需要更有知識的人才,尤其是大學生,他們才是國家的未來,還有那些年紀四十多歲的年輕干部,很多也曾經上過大學,也在基層歷練了很久,要盡快讓他們站出來,我們還可以幫幫忙,帶一帶他們,要是再過幾年,咱們都沒力氣帶他們了!” 趙弘揚跟著鄧老的話題說道。 “對,四十多歲這個階段正是年富力強的好時候,趕緊把他們提上來,趁著我們還有氣力,把他們扶上馬還能送上一程!” 鄧老點頭。 “你們組織部門趕緊去找一找,重點就是那些擁有知識又甘心在基層工作的干部,尤其是在市地級這個層面,要多用這些干部。” 鄧老做出指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