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瑯你放心,別說兩間商鋪,二十間都沒問題。” 做為地產大亨的火英男當然知道王府井這片區域的價值,現在是八五年,如果國家允許開放,土地價格最高也就一二百塊錢吧!未來升值的空間太大太大。 就如當年的港島,六十年代每平方米也就一千左右,隨著港島經濟飛速發展,短短十年時間就飆升了五六倍,中心繁華地方都飆升了十倍還多,也就是在這段時間內,火英南憑借著自己早年的積累在很短時間內就成為了有名的大富豪,當然,不光是火家,還有李家、鄭家等幾個家族,他們之所以能夠成為后來的“四大家族”,完全是靠著港島火爆的地產,要是沒有房地產,這些人充其量也能算是普通的富商而已。 港島的土地可以自由買賣,只有你覺得有升值的空間完全可以花錢買入,但是內地就不行了,土地那是國家的,買賣是不允許的,即便是劉瑯說在近期內就會改變,但放開之后也絕對不會如港島那樣完全按照市場經濟來進行,決定權完全是由政府來決定。 當然,在此之前火英南從沒想過要開發這片區域,是劉瑯為他提出來的,立刻引起了他的重視,同時劉瑯也明確表態,要讓火家占這個“便宜”,這說明劉瑯看出了地產行業的趨勢,在內地,能有此眼力的人可不多呀! 火英南做了這么多年的房地產生意,當然知道首都核心區域土地的價值了,一旦國家允許企業家們參與開發,他絕對會第一時間參與進來,同樣,港島的其他地產商也會參與,誰能最終獲勝,那還得看誰的關系硬。 不過火英南也不意外,劉瑯都能寫出第三產業浪潮這本書,對于房地產的發展自然也會非常了解,他還拉著勇力集團和木小虎,勇力集團代表軍方,有這么一個強大的靠山,火家自然信心滿滿。 拉勇力集團參與進來也是劉瑯深思熟慮的結果,畢竟勇力集團是國家企業,國家企業搞實業不行,搞地產還是有著先天優勢的,而且這塊地方是首都再好的區域,未來的收益非常可觀,與其全部交給個人,不如拿出一部分來交給國家。 在前世,王府井的開發被李家包攬下來,不是國家企業不想搞,而是在九十年代初沒有人能認識到地產行業會如此的賺錢,結果被李家占了個大便宜,不止是李家,還有不少華人都在當時買進了很多土地,他們靠著這些土地帶來的增值,在未來二十年里賺的是盆滿缽滿,直到九十年中期內地的一些人才認識到房子的好處,逐漸進入到地產行業中來。 “劉瑯,你的提議我做不了主,我會給上面說得,如果上面同意,我們勇力集團不介意也嘗試一下!” 經劉瑯這么一說,王振東也有些心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