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杜宏達也很贊同。 “科學家?那你看他能不能成為一位優秀的政治家呢?” 趙弘揚再次問道。 “政治家?這………我就不清楚了,這還得看他自己的意愿吧!” 杜宏達跟魯明志一樣,之前都是搞研究的,在各自的領域都是成績卓著,后來年紀大了就干了行政工作,但在他們心里還是對科學有著最大的興趣,但是在國內,當官才是主流思想,顯然趙弘揚也覺得劉瑯可以成為一位政治家。 “他還是太小了,等他長到二十多歲的時候再說吧!” 劉瑯小小年紀就有著非同尋常的愛國熱情,在趙弘揚眼里,只要正直的官員才會如此,所以“自作主張”的認為劉瑯以后一定會成為一名好的官員,可是他哪里知道劉瑯的心思,當官那是他這輩子永遠不可能的事情。 幾天后,來自美國和歐洲的各路專家紛紛云集首都,這些人受到邀請的理由是來為中國改革開放“把把脈”,其實對于西方國家來說,一個開放的中國的確是讓所有國家感到高興的,因為他們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一旦釋放出來,整個世界都會受益。 不過在剛剛抵達中國之后,每位專家都收到了一本名為第三產業浪潮的書。 這本只有兩萬多字的書立刻引起了轟動。 “吳,這本書到底是誰寫的?” 一位白人老者拿著“第三產業浪潮”對著吳荷問道,此人就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威爾遜教授,他也是吳荷當年在國外學習時的老師。 “老師,這本書是我們國家許多經濟學家的成果,我也有幸成為其中一員!” 吳荷笑著回答。 “不,不,我不相信,別說是你們中國人,就是我們美國人也寫不出這本書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