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個劉瑯,很神秘呀!” 威爾遜的智商高達一百五,和劉瑯經過交談后就發現很多匪夷所思的地方。 “劉瑯,這第三產業浪潮寫的也很好,我也想將這本書帶到美國發售,只是這本書作者很多,這稿費問題不好談呀!” 威爾遜突然拿起這本書說道。 “你找我談就可以了!” 劉瑯隨口回答。 “找你談就可以?” 對方跟著問道。 “可以呀!咱們現在就能談!” 劉瑯回答。 威爾遜這下有些明白了………! 小島經濟學是劉瑯自己獨立書寫,第三產業浪潮這本書上面也有劉瑯的署名,雖然他的署名只是落在最后,但在他前面的署名卻是以國家政策研究室的名義,是集體署名,連吳荷的名字也沒有出現其中,這個小小的細節說明什么問題? 威爾遜猜測很可能這本書的作者就是劉瑯,或者劉瑯是主要作者。 威爾遜始終不相信中國的經濟學家能夠寫出這本第三產業浪潮,這沒有瞧不起的意思,眼界的高低與你各人的認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中國是一個貧窮的國家,他的工業水平還處在低級階段,自己生產出的商品連自給自足都做不到,處在這個水平社會里的人能夠想到要大力發展服務業這個想法嗎? 即便是美國,也是因為現有的工業水平達到了一個瓶頸,才會有人提出以服務業為新的核心以拉動國內經濟的增長,世界上的那些發達國家也都是如此,美國、島國、韓國已經西歐的那些國家,全部是工業水平遠超中國的國家。 按照正常的經濟發展模式,中國也要先把工業水平提高到一定階段,起碼可以做到自給自足的水平才能在服務業方面有所發展,但這本三產業浪潮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就是先跳過工業發展優先發展服務業,看起來不可思議,可這卻與美國這些發達國家想要擴大市場的戰略不謀而合,雙方堪稱是天作之合,實現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這種戰略性的眼光就是美國的精英們也無法看到,中國經濟學家能夠想到?不管別人相信不相信,反正威爾遜自己是不相信。 但是威爾遜見到劉瑯之后,發現了劉瑯這個小孩子的各種“神奇”,他的思路無跡可尋,甚至是具有一種普通人不具備的跳躍性,如果說這本書是他“靈光乍現”想出來的,這種可能性都中國經濟學家所著的可能性要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