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安德魯斯公司的機床必須要引進一批,不知道國家方面的談判怎么樣了………?” 此時劉瑯在滬市的任務也完成了,在前世他可從沒有來過滬市,所以他特意在滬市停留了兩天,走街串巷吃了很多當地的小吃,領略了一番滬市的風土人情,然后就和熊懷志等一幫人再次回到了首都。 接下來就是研究這些圖紙了,這一研究,劉瑯就有了一個新的發現。 “進我眼即我有”這句話對于劉瑯來說是完全正確的,尤其是對方給華夏大學的那些圖紙,每一張都是寶貝。 這些圖紙如果放在普通工程師的眼里,那就是再簡單不過的圖紙了,只能照著設計進行制造,不過零件的設計非常精巧,制造起來非常的困難,看了都讓人頭疼。 可是放在劉瑯眼中就截然不同了,他可以發現別人無法發現的“秘密”。 大眾公司擁有自己的制造廠,培養了大批的工人,這些工人一代代伴隨著大眾公司一同成長,在近百年的歷史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這就屬于他們自己的工藝了。 每一家傳承多年的大公司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工藝,比如大眾和奔馳就不同,當然,這種不同并非體現在所有零部件上,只是有些特殊的地方才會顯現出來,是制造者的手法方面有著微小的差別,比如說一個軸承的切線變化了;比如一跟長軸的外圓曲線有了細微的變化等等。 這些差別屬于每個公司的秘密,外人無法獲得,也不會公之于眾,但是劉瑯可以,這數百張圖紙之中有十幾張圖紙零件與其他零件有著區別,他通過數百張圖紙的對照分析可以將這小小的差別給挑選出來,然后對這些手法進行總結,很快就發現了其中的規律,這些規律就是大眾公司獨特的工藝。 不過,劉瑯總結出來的工藝并不全面,全部集中在切圓方面的細節,看來大眾公司對這一工藝有著很深的研究,這多虧了大眾公司給華夏大學的圖紙非常詳細,生怕中國人不了解各個細節,當然,他們也不會認為中國人會發現這么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規律。 “這幫德國人,還真是實在呀!這套圖紙,恐怕是德國人的原廠圖紙,如果是經過修改的圖紙,恐怕我就發現不出這個細小的規律了!” 劉瑯花了一周的時間才將這些特殊的工藝找了出來,時間不算長,可是耗費的精力卻是不小,這些天劉瑯的飯量明顯增大,吃的東西比成年人還多,畢竟太耗費腦力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