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劉瑯當然也不能錯過這么好的機會,他雖然不是學習電子產業的學生,可是機械制造是所有工業產業的基礎,集成電路板也需要特殊的機床來制造,同時這套設備中也有很多金屬零部件,有一些零部件也是具有很高科技的,靠國內現階段的制造水平同樣無法制造出來,這些就需要劉瑯想辦法去解決了。 另外劉瑯這段時間里基本上把一些基礎的電子產業知識都掌握了,水平未必比王海軍低,畢竟他的腦袋近乎電腦,所有數據進入腦袋后就會飛快成為自己的知識。 一個月后,很多關鍵的問題基本上都掌握了,以萬賀公司的標準來說,這套設備的成像精度也還達不到,要想再次提升,就得需要改進光源,現在這臺設備還是以準分子激光產生的光線作為光刻光源,實際上就是以汞燈為光源,其實這種方法國內也在使用,但是相關技術方面還沒有達到島國這臺設備的高度,而要想在這個基礎上再次提升,那就需要用更先進的分子激光技術了。 好在國內的激光技術那也是非常的“牛逼”。 “早在1961年夏,在激光技術專家王江的主持下,我國第一臺紅寶石激光器研制成功,此后短短幾年內,激光技術迅速發展,各種類型的固體、氣體、半導體和化學激光器相繼研制成功,在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方面、一系列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術如Q突變及轉鏡、行波放大、錸系離子的利用、自由電子振蕩輻射等等。 通信方面,1964年9月用激光演示傳送電視圖像,1964年11月實現3至30公里的通話;工業方面,1965年5月激光打孔機成功地用于拉絲模打孔生產;醫學方面,1965年6月激光視網膜焊接器進行了動物和臨床實驗;軍工方面,1965年12月研制成功激光漫反射測距機精度為10米/10公里,1966年4月研制出遙控脈沖激光多普勒測速儀。” 謝喜德如數家珍一般把這些年國家在激光領域的發展講了出來。 “我曹!” 劉瑯聽到這些話基本都要無語了。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m.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