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還有劉瑯提出的只租不賣,也讓火天霆更加確認以前的打算。 商業樓開發主要是以租為主,因為租金可以隨著市場不停的增加,要是賣掉那就是一次性買賣了,但火家也有顧慮,對國內的市場前景還是不確定,所以就想蓋兩棟住宅樓用作出售。 “劉瑯,其實我們也想只建商場,不建住宅,畢竟國家還沒有商業用住宅,我們公司認為國家在未來還是要開放這一塊的,只是不知道具體時間是什么時候,所以存在著風險,但畢竟是分擔風險嘛,現在聽到你這么一說,那我們也就放心去做商場租賃了!” 火天霆對劉瑯的話已經深信不疑。 現在國家在房屋這一塊實行的是免費制度,也就是說老百姓住房并不會花錢,如果需要換房就會和那房子的主人商量,只要對方同意即可互換,整個首都一年要有數萬人想要換房,所以就出現了一種叫做換房員的工作,由政府派出專門人員負責,這些人手里掌握著本地的換房資源,然后每天行走在大街小巷,東家倒西家,西家倒南家,南家再倒北家,這么一陣折騰,常常牽扯到十幾家房屋的交換,這工作才叫累。 雖然這樣做可以讓很多人換到想住的房屋,但房屋的質量都是一樣,老舊不說,面積還小,最大的也就四五十平米,一家三口還湊合,可要是有五六口人,甚至是三代同堂那就遠遠不夠用了。 去年開始全國有了福利房制度,各個企業可以自行建造樓房,然后分給職工居住,比如劉瑯一家去年就分到了福利房,而且是按照廳局級的級別,三居室的房子四十多平米,最小的一間屋子連十平米都不到,這樣的房屋已經是非常不錯了。 但福利房制度雖然很好,畢竟要由企業自己建房,要是企業沒錢那就沒辦法了,另外即便修建了福利房也不可能是人手一棟,有錢人還想住別墅呢! 所以在九十年代初期,當土地政策放開后,商品房的發展時代就來臨了,一大批房產商人也隨之出現。 國家第一代的房產商人開始都是某個企業的負責人,因為那時搞房地產還是以企業為主,企業成立房產公司,然后再以企業的名義修建樓房對外銷售。 不過這種房產公司很快就同國企改革一樣開始向私有化轉變,那些買下房產公司的一些人在以后的歲月里就逐漸成為了國家的房地產商,不過在九十年代初期到末期房地產行業絕對不是一個暴利的行業,當然,它的收益率還是要比大部分行業好一些的,但也僅僅是好一些而已。 這一世隨著國家放開了土地政策,那么商品房政策恐怕也會馬上跟上,所以說房地產這個行業也會很快出現,這一切都是劉瑯這只小小的“蝴蝶”閃動翅膀所致。 “國家很快就會放開商業住宅這一塊了,隨著老百姓收入越來越高,相信房地產行業的春天也會很快來臨,所以火大哥你們根本無需擔心,只管大膽的干就是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