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克萊爾教授帶著兩個人走進了那棟四層樓,這棟樓也非常大,雖然只有四層,但是每層都有一千多平方米,四層就是四千多平米,足以容得下近千人了。 不過沒有那么多人,都是化驗室和檢測室,設備也是最先進的,光是這些設備儀器就價值數千萬美金,可見克萊爾教授的財大氣粗。 做為國家動力實驗室的負責人之一,除了這里,他在首都還有一個實驗室,那個實驗室更加昂貴,光是每年國家給他的資金就達一千多萬美金,這些錢放在中國別說是實驗室了,就是一所大學都能籌建起來了。 要知道在美國,克萊爾這種級別的教授不說很多,可也不少,各個行業都有十幾個,全國范圍內也有幾百人了,比如丁懷中教授也是他們中的一員,只是丁教授獲得過諾貝爾獎,成績上更加出色,國家在技術方面的大部分資源也掌握在他們這些人手里,這些人的任務就是“收錢”。 先是收國家的錢,美國有很多項目,比如國防部要研制一種新型的武器,那就會進行招標,投標的對象都是企業,如洛克希德公司是美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武器制造商,還有BAE系統公司、通用公司等等,這些公司取得這個項目后也可以找自己的合伙人,比如動力系統就可以讓克萊爾的實驗室進行研制,資金方面都是數百萬乃至上千萬的大手筆。 除此之外他們還可以和企業直接合作,比如那臺麥道公司的飛機發動機就是對方希望讓克萊爾教授幫助提高性能送過來的。 克萊爾就是行業里最頂尖的技術人員,他憑借自己的能力早就成了千萬富翁,在社會上也是上流人物,這些都是他應得的待遇,足以說明社會對他們這樣優秀人才的重視了。 對人才的重視程度也說明了這個國家的科技水平,顯然中國這方面做的還不夠。 “這是我寫的一些資料,你拿去看看吧,但要記住,一個月后要還給我!” 克萊爾教授把一摞子的資料遞給了劉瑯,劉瑯趕緊接了過來,足有好五六百頁,重量都超過了十斤,而且全部都是手寫。 這些都是關于發動機方面的資料,劉瑯只是簡單的掃了一眼就被內容深深地吸引。 這些資料有一部分是克萊爾教授的博士教案,日期是去年,有些過期了,不過這沒什么,機械發展每年的變化都不是很大。 剩下的一半應該是論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