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畢業了-《重生1980之強國崛起》
第(1/3)頁
除了身體外,劉瑯四年來最大的收獲還是知識,他這四年相當于別人學習十年,乃至更長的時間,而且這種學習指的是那種非常專注的學習,不是在那里靠時間,如果靠時間,別人花二十年乃至三十年也沒有劉瑯四年學得多。
智力奧運會分少年組和青年組,少年組指的是十六歲以下,這個年齡段一般還沒上過大學,即便是天才少年一般也就提前兩年上大學而已,不過也有特例,中國是有少年班的,那里的學生很多在十五歲就上大學,洛杉磯奧運會時就有好幾位學生參加,雖然如果沒有劉瑯或許有人可以拿到一枚獎牌,但是冠軍沒有什么可能。
青年組的年齡要求就擴大很多,從十八歲到三十歲都可以參加,但大多數都是二十五歲到三十歲之間的“大齡青年”,而且大多數都是博士,正是出成績的時候。
以劉瑯現在的水平參加青年組的比賽是沒有問題的,劉瑯如果要去參加,三項冠軍又沒跑了。
不過真正的高手基本上不會去參加這種比賽,他們這些人已經專注的是各自領域的專項研究,取得成果才是目的,去奧運會那種以表演為主的地方不僅僅是浪費時間,還是自貶身價的一種表現。
這也正常,奧運會最主要的還是體育競賽,就是比誰跑得快跳的遠,誰強誰弱一目了然,但智力可不是比誰能做出預設的題目多誰就強,重要是看誰的學術水平厲害,諾貝爾獎可比什么奧運冠軍的含金量多得多,劉瑯現在就是這個水平的選手,奧運冠軍?還是讓那些“年輕人”去當吧。
六月份的時候,劉瑯交給了克萊爾教授一篇論文,寫的是一種十萬噸貨船汽輪機發動機結構的問題。
劉瑯設計出一種不同于常規的汽輪機發動機的結構,其中涉及連桿的鏈接方式和缸體內部形狀,按照劉瑯的設計方式,理論上可以提升汽輪機百分之三的輸出功率,要知道這只是在形狀上發生變化,不涉及燃料問題,純粹是物理變化。
克萊爾看完這篇論文后沒說什么,毫無疑問,論文邏輯清晰、設計巧妙,其中的數學描述無懈可擊,基本上可以確定這種設計是可行的,成品或許在運行中不會實現百分之百的設計標準,但是提升百分之二應該沒什么問題。
要知道這種十萬噸級別的大型貨船即便發動機增加百分之一的輸出功率,那么一趟遠洋航行也會節省數百噸的燃料,這要多少錢?
當然,劉瑯設計的這種發動機只針對某些特殊船只,并不是每一種都適合,但這種船只要還生產,就一定會按照劉瑯這種設計進行改進,支付他可觀的專利費用。
這樣一篇論文完全滿足一級期刊的要求,甚至可以放在核心期刊中,劉瑯的這種設計思維方式,就是克萊爾教授也覺得值得學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