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華夏工業科技有限公司如此好的待遇絕對是全國獨一份,現在那些地級市的市長一個月才五百多塊錢,高官也不到七百,你華夏工業科技有限公司最低的員工就超過八百元的工資,這太“氣人”了。 這造成的結果就是華夏大學工程學院成了華夏大學最火的學院,兩年時間擴招一倍還多,其他大學的工程學院也跟著火了,學生們的愿望就是畢業后加入工業科技有限公司。 劉瑯當然喜歡看到這樣的局面,工業人才越多越好,現在這點人怎么夠?還差的多呢,只要你的水平足夠,我就來者不拒。 但同樣,待遇如此之好的企業必然會讓很多眼熱,普通人就算了,只能自嘆能力不如,但對一些有些權利的人,那就會想法設法把親戚家人送到這里。 劉瑯在當初制定工資標準時就想到了這一點,還跟國家談了條件,公司必須掌握自主招聘員工的權利,同時成立了專家組,組長是熊教授,副組長是華夏大學工程學院的幾位教授,其中還有劉瑯。 只要抓住這個源頭,才能把那幫想要占便宜的人擋在門外。 劉瑯離開后,熊教授就擔起了這項工作,每一位到工業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的人都由他親自過問,不僅僅考核對方的能力,還要看他的理想,只有真正喜歡機械工程的人才會成為公司的員工。 現在看來,熊教授的確是非常負責,即便他半年前就退休了,但對員工的招聘還是極為重視,起碼劉瑯眼前的那些新人們都有一顆“工程之心”,熱愛這項工作,把工作當成自己畢生的事業,這是華夏工業員工最基本的條件。 “我不打擾大家了,各位都去工作吧!” 劉瑯不想過多打擾,畢竟他現在已經離開華夏工業兩年了,雖然還掛著一個總工程師的名頭,但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了,這畢竟是一家國有企業,“血脈”上和他沒有太大的關系,管多了很可能會引起華夏大學的不滿。 眾人逐漸散去,那些新人們都退在角落里開始打聽起劉瑯的一些事情,他們是知道劉瑯的,甚至一些人對劉瑯這個名字都有“陰影”,因為在他們上高中的時候父母總是在耳邊提到這個名字:你看看人家劉瑯,三歲就考上華夏大學,再看看你,都考了三年了,還考不上,笨蛋玩意………! 兒子,你要像劉瑯學習,他三歲考上華夏大學,你比他大六倍,我就不信考不上………! 這些話在八三年和八四年成為了即將高考學生的“咒語”,絕對比唐三藏的緊箍咒還要霸道,有的學生時隔多年提到劉瑯這個名字還會不由自主的顫抖。 但劉瑯上大學之后,除了八四年洛杉磯奧運會取得佳績外,就再沒有他的消息,來到華夏工業上班后,因為工作繁忙的原因,即使聽到一些老人兒嘆氣劉瑯,也沒怎么在意,在他們眼中,劉瑯曾經在這里工作過一段時間,但對華夏工業的影響有多深就沒有多少了解了。 今天看到劉瑯回來,那些平時的“高手”都像是見到了偶像,這讓他們有些不理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