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瑯五年前成為全國高考狀元,也成了阜城的英雄,火車站前還立上了他的雕像,然后在八四年劉瑯又為國家奪得了三枚奧運會金牌,那時劉瑯的名氣達到了巔峰,不過從那以后媒體上就再也找不到劉瑯這個名字了。 人嘛,都是健忘的,就算你以前如何如何的厲害,但和我也沒什么關系,時間一長大家也就淡忘了,就是跟劉家關系很好的鄰居們也只知道劉瑯到國外留學了,每年回來兩次,每次都帶回來很多好東西,甚至大部分一般人都不認識,好像要把商店搬回來似的。 如今劉瑯的所有親人,什么爺爺、叔叔、姑姑以及姥姥那一邊的人都成了富戶,吃喝自燃不愁,還都用上了家用電器,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一應俱全,提前進入了電氣化家庭。 當然,這些事的也只有和劉家走的很近的人才知道,阜城的那些高級干部也不太清楚,劉瑯的爺爺現在是阜城化工局的正處級調研員,有級別沒權力。 這是劉瑯的主意,前世劉瑯的爺爺在八七年因為勞累過度得了心臟病,差點沒命,在剛剛五十二歲時就退休了,這一世劉瑯提前讓爺爺從企業調離,所以這件事沒有發生,不過為了安全起見還是讓爺爺從一線下來,這樣就省心了。 劉瑯的爺爺也是正處級干部,和各局的局長也認識,平時沒事也會聚在一起喝點小酒,不過對于他這個天才孫子很少提及,充其量就說還在上學就過去了。 所以很多人覺得劉瑯應該還在上學,什么研究生了、讀博士了,根本沒有想到劉瑯再次回到阜城竟然成了一位大富豪,錢多的沒數,隨便張手就是幾百萬,這太嚇人了,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他們很自然的就聯想到劉瑯應該有國家高層在背后支持,要不然是不會這么有錢的,在他們眼中,權力才能得到財富,至于說個人奮斗這種事情聽聽就算了,充其量是個個體戶,能賺那么多錢? 這種想法其實就是北方人的思維方式,而且幾十年后也沒轉變過來。 這些人打起了劉瑯的算盤暫且不提,會議室里宋立峰正在給籌備小組開著會。 “各位,剛才我說的話就不再重復了,那就是要盡最大力量讓北方工業集團開工建設,這是我們阜城的首要任務!” 宋立峰再次重申。 這次趙先鋒沒有反駁,他剛剛得了好處,心情很不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