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時就有一些風涼話傳出來了,說什么的都有,有說工業特區不應該建在阜城;有說劉瑯自己是天才,但是搞企業未必在行,總之不少人都不看好北方工業集團和工業特區的前景。 江波濤做為工業部的部長自然很有壓力,他堅信劉瑯會成功,但沒有成績就沒有底氣,只能先忍著,希望劉瑯盡快拿出一些東西來。 這項加固焊接技術出現立刻就讓他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什么叫做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就是! 什么省級部級國家級,人家拿出一個成績是世界級的,這才叫厲害,那些風言風語的人也該消停了。 當然,江波濤對劉瑯還是有點微微的不滿,擁有了這么厲害的技術為什么不跟我說?倒是讓電力部門先知道了,這還得有侯長發一點功勞。 事實在劉瑯眼里,這項技術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工藝只是細節,不是根本,只能依托于體系才能發揮出百分之百的作用,比如加固焊接技術是劉瑯以“投機取巧”的方式學會,它不是建立在自己國家的工業體系之上,有點“橫空出世”的感覺。 當初島國風田公司發明這項技術是為了讓汽車具有更堅固的車體,把以前的車體整體鍛造技術向分體鍛造加固焊接技術方面發展,這種分體鍛造加固焊接技術的廣泛應用可以讓車體材料也得到提升,不會再受到整體鍛造的限制。 這個過程考慮的是安全問題,車輛的成本其實是增加而不是降低,畢竟材料可以用更好的合金。 中國現在自然制造不出來汽車,加固焊接技術首先會應用在純粹的焊接上,比如把以往被認為的廢料重新利用等等,這就節省下不少的金錢,這當然也是一件好事,可是工業的進步不是靠省錢來發展,恰恰相反,一個新的工業系統建立是要耗費無數人力物力,工藝手法只能是一些小小的點綴,與完整的系統相比就無足輕重了。 正因為如此,劉瑯對這項技術并不是太十分看重,沒有當成一回事,只是為了讓別人知道自己并沒有在玩。 劉瑯深知人性,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中,很多人都講所謂的效率,覺得只有加速快跑才能適應時代發展。 對一些行業當然沒錯,但是對工業就要另當別論了,即便是自己掌握了很多世界領先的技術,要想變為現實起碼也得七八年的時間,像西方國家哪個不是經過近百年的發展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所謂的加速快跑對工業來說根本就是個偽命題。 這道理一說都知道,但在實際中就不是那回事了,一旦你做不出成就來就會引起質疑,種種流言蜚語鋪天而來,讓你無心事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