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蘇聯解體后一無所有,錢被美國人騙走了,先進的機械也成了廢鐵,只留下滿目瘡痍和一個分裂的國家,以至于二三十年后也沒有太大的起色。 但是返還二戰后的德國就不一樣,他們的工業飛速恢復,只經過十幾年時間就恢復元氣,甚至有過之,也是為什么? 就是德國保留下了人才,只要有人才就有機會。 可是蘇聯沒有做到重整旗鼓,他們的人才也隨著國家的解體而被徹底掩埋了,就像卡明斯基一樣,他就是死在這里也沒有人知道吧。 卡明斯基只是一個縮影,像他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很多,他們都是人才,豈能埋沒? 劉瑯就是希望挖到這些人為我所用,其實這種事情不是沒有,在前世,國家就曾經在烏克蘭戰亂期間收留了大批的工程師,讓他們拖家帶口全都來到中國,然后這些人為國家做出來貢獻。 劉瑯也想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挖到這些人。 劉瑯把自己的聯系方式交給了對方,然后就和孫虎走出衛生間,飛快的上了二樓,別列夫還和他開起了玩笑,剛才對方的“嘴炮”本領實在是讓他印象深刻。 在資料儲存室里放著數十個兩米多高的柜子,柜子門或閉或開,都是落滿了塵土,里面密密麻麻的檔案袋。 這些資料是紅星制造廠從建廠那天起幾乎所有的文字檔案了,大部分都是設計圖紙。 劉瑯站在周虎旁邊假裝替他做翻譯,每個柜子前都要站上一會兒,周虎裝模作樣的拿出其中一個袋子,連同一股煙塵也濺了起來,周虎剛忙用手扇走。 檔案袋外都寫著名字,劉瑯的眼睛只是一掃就把將所有檔案上的名字記住。 紅星飛機制造廠成立于三十年代,至今已經有近六十年的歷史,經歷了二戰和冷戰時代,設計出十多種機型,運輸機、戰斗力、直升機都有,總共出廠一萬多架飛機,可謂是蘇聯的功勛制造廠。 這么多年的時間,光是設計圖紙、制造模具、零部件的制作工藝等資料就浩如煙海,其實廠子里的也只是一小部分,一些非常重要的材料早就被軍方拿走了。 即使這樣,很多資料也是有用的,當然,紅星制造廠的機型大部分都過時了,但他們的設計理念和工藝技巧還是有很大借鑒價值的,這也是為什么劉瑯要來這里的原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