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哈,劉瑯,你的名字可是如雷貫耳呀!我早就想拜會一下你這個名滿天下的人物,只是因為你太忙,一直沒有機會,今天你總算是來了!” 七十多歲的貝老精神飽滿,見到劉瑯大步流星的走了過來。 “貝老說笑了,您是前輩,我一直也想拜訪,今天見到貝老是我的榮幸!” 劉瑯說得是真心話,在前世對方在建筑設計這個行業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自己算什么? 當然今生不比前世,劉瑯這輩子注定光芒萬丈,不是其他人能夠相比的。 一老一小見面就聊了起來,貝老覺得劉瑯對建筑有些研究,不過絕對不會是專業程度,可能也就僅僅是了解罷了,他的設計純粹是一時興起,但劉瑯卻對他的作品如數家珍。 “貝老,您設計的香山飯店真是東西方文化的杰出之作,尤其是那“曲水流觴”流華池,那中心有小橋與平臺相連,完全是仿王曦之之《蘭亭序》中“曲水流觴”之意,讓人有種穿梭歷史的感覺。” 劉瑯一下子就說到了對方的得意之作,而且曲水流觴也是香山飯店的點睛之筆,可謂是“正中要害”。 香山飯店是改革開放剛剛起步的時候國家邀請貝老為其設計。 貝老根據自己的一貫想法,“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不辭勞苦地走訪了北京、南京、揚州、蘇州、承德等地,尋找靈感,搜集素材,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規則院落的布局方式,使香山飯店與周圍的水光山色,參天古樹融為一體,成為具有濃郁中國風格的建筑。香山飯店的規模不算大,但體現出中國民族建筑藝術的精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