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個人走進飯店,撲面而來的就是陣陣香氣,劉瑯的肚子都在香氣的勾引下叫了起來。 屋子面積不大,也就五十多平方米,擺著七張小桌子,五張桌子旁都有人在用餐,雖然是冬天,屋子里熱氣騰騰,室內溫度接近三十度,外衣根本穿不住,即便窗戶都被打開依舊讓人冒汗。 新建的這些小區完全采取集中供熱,附近有一座鍋爐房,鍋爐房的熱水通過泵站輸送到管網進入居民家中,這種集中供熱的方式在大城市已經開始實施,但也不是完全普及,就是首都很多老百姓每到冬天也要儲存很多“蜂窩煤”用以取暖過冬,在阜城基本上老百姓就沒有集中供熱的概念,每到冬天家家戶戶就會用煤渣和著水制作成“煤泥”,即便住在樓房也要每家每戶有一個煤棚用來儲存過冬的煤泥。 但新建的這批小區完全是集中供熱,這樣家家戶戶就干凈了很多,至于說取暖費,阜城規定頭三年完全是政府補貼,不需要老百姓花錢,其實一個鍋爐房的運行也沒多少錢,畢竟這小區面積并不大。 三年后政府將按照每平方米三塊錢收取,一年的取暖費比自家用煤還便宜,而且到那時候人們早已經習慣集中供熱的生活,再讓他們回到燒煤的日子根本無法想象。 暖氣的溫度再加上火鍋的溫度,讓飯店熱氣騰騰,幾個男子甚至把外衣脫掉,只穿著一件小背心。 劉瑯三人從外面走了進來,幾個人隨意看了過來,一個人失聲喊了一句:操,劉瑯!這一句話讓原本人聲鼎沸的飯店立刻安靜了下來。 劉瑯在阜城那是家喻戶曉,即便不少人沒有親眼見過他,但他的員工手里都有與劉瑯的合影,一傳十十傳百,基本上每個人都知道他長什么樣子。 劉瑯在普通人眼里絕對比宋立峰這位市長有名多了,人們可以不知道宋立峰,但絕對不可以不知道劉瑯,因為他是這座城市的驕傲,也是這座城市的英雄,更是一種傳奇的存在,以至于在老百姓間有很多關于劉瑯的“段子”。 比如吹牛時如果有人說自己曾經和劉瑯在一個桌子上吃飯,那么這個“牛”就相當有力,當然,這個“牛”多半會被人戳破,劉瑯那么高高在上的人會跟你吃一樣的東西?開玩笑吧。 現在好了,劉瑯親自到了這家小飯店,周圍都是一幫糙老爺們,這算是與民同樂?還是微服私訪?所有人都不吭聲了,看著劉瑯不知道說什么好。 “各位別都盯著我呀?我也是來吃飯的,老板,點菜!” 三人走到最里面的一張桌子旁坐了下來,旁邊一座趕忙向后靠了靠,害怕自己打擾對方。 此時一位年紀在三十五六歲的婦女從旁邊走了過來,一邊走一邊用川味十足的口音詢問劉瑯幾個人吃什么? “老板娘,當然是吃你最拿手的辣味火鍋了!” 王振東回答。 “我這里有麻辣、熱辣、還有微辣的口味,幾位想吃哪種口味?” 婦女問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