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戰的結果是古老帝國走到了末路,一七年二月革命宣告沙皇政體的崩潰,十月革命之后,烏克蘭中央拉達宣布成立“獨立、自由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幾乎與此同時,聽命于蘇聯的烏克蘭布爾什維克宣布成立“蘇維埃共和國”,烏克蘭隨即陷入內戰,局勢一片混亂。 在歐洲國家的近代史上還不曾有哪一個國家經歷如此激烈的內戰、政府權力如此徹底的癱瘓,當時烏克蘭同時存在多達六種互相仇視的武裝力量。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古城基輔竟然在“匪幫”、白軍、紅軍、波蘭軍隊間五次易手。 最后,保爾??柯察金為之奮斗的蘇維埃紅旗戰勝了其他勢力,并于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以加盟共和國的身份正式加入蘇聯。 但以俄羅斯民族為主體的蘇聯對這個烏克蘭民族為主的地區不太厚道。 作為蘇聯的糧倉烏克蘭成為了蘇聯調糧的大戶,一九三一年,烏克蘭糧食產量一千八百萬噸,上繳國庫七百萬噸,到三二年,烏克蘭糧食產量降到一千三百萬噸,但蘇聯政府的征糧指標還有六百六十萬噸,最后,這一年蘇聯政府竟從烏克蘭運走七百萬噸糧食,付給農民的糧款只相當于市場價的百分之五。在這一年的冬天,烏克蘭一個五口之家的農戶只有八十公斤存糧,農民只好宰殺牲畜,收集野菜和樹葉來補充糧食的不足。 在長達二十個月的饑荒中,農民沒有見到過面包,食品嚴重短缺,大批人因饑餓死亡,農村變成一個個廢墟。為了防止饑民外逃從而泄露饑荒的消息,蘇聯政府甚至動用武裝力量切斷公路和鐵路交通…………。 一九四一年六月,德國入侵蘇聯,烏克蘭大地再次淪為殺戮場,一九四二年烏克蘭抵抗軍成立,他們從***分子手中解放了城市和村莊,保護了和平與居民。 這些烏克蘭人希望能夠建立起一個自己的國家,但是蘇聯不希望如此,所以在一九四三年**侵略者被趕出烏克蘭后,蘇聯人開始同烏克蘭反抗軍作戰………。 二戰結束之后,原先屬于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烏克蘭人聚集區被劃歸蘇聯。 從這些經歷看得出來,烏克蘭這個民族一直都想建立自己的國家,但是在強大的蘇聯面前他們一次次失敗,最后只能被迫屈服,直到蘇聯解體他們才揚眉吐氣。 為什么后來烏克蘭總是和俄羅斯對著干?外人覺得很不可思議,他們原來不就是一個國家嗎?但事實上烏克蘭人這股氣早就由來已久,這就是用強權建立起一個國家的不足,反觀中國,她是用一個文化凝聚起來的國家,這樣的國家不僅僅不會向外侵略,反而會從外像內形成凝聚力,國家一統的觀念在民族的人民心里扎根發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