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烏克蘭發展需要錢,西方國家顯然不愿意給自己培養出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他們更關心對烏克蘭進行所謂“民主啟蒙”,拿它當棋子遏制俄羅斯。 那么跟俄羅斯合作?這更是不可能,兩個民族之前就有矛盾,后來烏克蘭為了從蘇聯獨立出來跟俄羅斯鬧得很不愉快。 烏克蘭當時的領導人跟葉利清斗氣那是相當激烈! 在公開辯論時,他們互相叫喊: “我們不給你發動機!” “那我們不給你天然氣和石油!” “那我們就再不給你糧食!” ……………… 這場面猶如小孩子打嘴仗。在國家大政方針上,如此做法自然不會帶來好結果。 既然沒人幫助烏克蘭,那就自己搞錢吧,在蘇聯解體之后,烏克蘭地方領導人當了總統,跟當時的俄羅斯同行葉利清一樣,他堅定地相信,要想讓烏克蘭的經濟走出蘇聯末年的停滯狀態,就必須來一劑猛藥!于是,烏克蘭學著俄羅斯,大搞“休克療法”。 然后,順理成章地,烏克蘭的下場跟俄羅斯一樣了,經濟從停滯變成了徹底的混亂,物價飛漲、貨幣貶值,大量的工業企業停工,民怨沸騰。 要說唯一的“收獲”,就是部分蘇聯時代的高官借機利用自己的權勢搖身一變,成了寡頭。 因為經濟改革失敗,這位總統只能灰溜溜的下臺。 隨之上臺的人叫庫馬,他對俄羅斯的態度不錯,烏克蘭的企業曾經差點就緩過一口氣來,可是“差點”和“成功”是截然不同的結果。 這個庫馬本人并非什么清廉人士,大權在握之后,他任人唯親大搞關系,不過他對俄羅斯態度很友好,想要恢復之間的關系,結果西方人不干了。 西方國家看見棋子倒戈,那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趕緊利用烏克蘭剛剛學到手的議會體制,把一個放心的人扶植上了總理寶座,這位就是扎連科。 在庫馬時代這位扎連科他就是副總理,他在擔任副總理和總理的時間加起來不過兩年多,可就是這兩年多,烏克蘭經濟徹底落入深淵。 早在上臺前,他就利用跟總統庫馬的緊密關系伺機大肆侵吞國有資產,當上副總理、總理之后,更是扶植了一批能源方面的寡頭作為自己撈錢的“白手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