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每部紀錄片拍攝花了四個多月的時間,然后又經過一個多月的后期制作,拍攝出來的效果還很不錯,尤其《中國美食》這一部在視覺上最為出色,劉瑯看過了都覺得有五分《舌尖上的中國》韻味了。 其他兩部的名稱分別是《貧窮中的希望》和《中國人的精神》,前者是記錄中國青少年基金會,后者則是三北防護林。 兩部紀錄片在拍攝手法上沒有什么特別之處,純粹是以紀實的鏡頭記錄下了一切,可僅僅只是記錄就足以讓人震撼了。 當攝制組進入到中國的農村,這里貧窮的樣子根本不是城市里的人能夠想象,用家徒四壁來形容都夸張了,有的家庭連房頂都不是囫圇個。 可即便在這樣的村子里也有一所小學,也有一群被稱為鄉村教師的人,可能這些鄉村教師的水平很低,但是他們能夠讓那些孩子擺脫文盲,可也僅此而已,因為對于孩子的家長來說,每個月只有一塊錢的學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別說給錢了,就是免費學他們也很不情愿,因為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勞動力,在他眼里一個能夠干活的孩子比一個能上大學的孩子重要的多。 張楠帶著工作人員攝制組和深入到貧窮之地,給當地人授課,告訴他們知識的重要性,還讓那些孩子上學,對這些孩子給予每個月十五塊錢的補助,并且免費給他們提供大量的書籍。 同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還要定期在就近的縣城舉行鄉村教師培訓會,聘請城里的老師給他們上課以提高教學質量。 攝制組把這些經過都全程記錄了下來,尤其是面對小孩子看到書本時那渴望的眼神,沒人能夠不動容,另外以張楠為代表的青少年工作人員對這項事業的熱愛也被記錄在片子里。 如今的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已經成為了擁有一百三十多名正式職工和一千多名志愿者的大型公益機構,每年會獲得來自全國各地的捐助三千多萬元,同時還聘請港島專業的財務公司為其制定透明的財務制度,先進的財務制度讓挑剔的西方人也說不出什么問題來,而且基金會的員工都是一群從心底熱愛公益事業的人,一部分來自內地,還有一部分來自港島和灣灣,甚至有三名外國人,一群有著不同文化背景和國籍的人在一起工作,這樣的機構在內地僅此一家。 可以說,《貧窮中的希望》這部紀錄片真的給人以希望,讓觀看者真正感受到了有無數人正在為改變貧窮而努力工作著。 《貧窮中的希望》這部紀錄片告訴大家,中國人正在為改變貧窮而努力奮斗著,雖然現在還有大量的窮人,但是他們眼里依舊擁有希望,這希望也在漸漸變為現實。 而另外一部紀錄片叫做《中國人的精神》,這部片子一開始就展現出一個絕望的場景,連綿近千公里大片的沙漠直接就和人類居住的城市接壤,每到秋冬季節黃沙就會肆虐幾十公里之外的城市,而且沙漠還在以每年數里的速度向前推進,這么算下去,再過十年時間,沙漠就會來到城市邊緣,將城市吞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