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瑯的到來引起了當地媒體的巨大轟動,大家都聽說過他,可是很少有人看見他的真容,對很多人來說破有一種:我不在江湖,江湖卻處處有我的傳說。 圣唐公司特意召開了一場發布會,十幾家媒體都蜂擁而至,不僅僅是娛樂媒體,甚至還有五家科學報刊媒體也來湊熱鬧,其實不是湊熱鬧,畢竟劉瑯有多部科學類著作。 《第三產業浪潮》和《數字化生存》早就被翻譯成多個國家的文字發行了,尤其是《數字化生存》這本書,在歐洲很多國家成為了暢銷書,對電腦行業產生了無法估量的影響,所有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是人手一本。 光是這本書每年的版稅就有三百多萬美元,當然,這些錢對劉瑯來說算不得什么,可是在書報發行行業他就是暢銷書作家。 很多國家在評價劉瑯時都很“煩惱”,說他是娛樂圈大亨吧,他還是一個影響一個新興行業的重要人物,說他是科學家吧,他在娛樂圈取得的成績又讓這個身份相形見絀,同時這兩個行業似乎又風馬牛不向及。 反正用正常人的邏輯來形容劉瑯就不對,他這個人獨一無二,但毫無疑問,劉瑯對這個時代有著巨大的影響,即便他今年只有十三歲,其他這個年紀的人才剛剛上初中。 所有人并不知道劉瑯的真實身份其實是一個實業家,經營著一家中國科技含量最高的制造企業,甚至北方工業集團制造的刀具都流入了北歐一些小國,這個身份要是讓他們知道,那定位劉瑯就更難了,超人?可能只有這個稱呼才適合他。 讓巴黎媒體感到吃驚的是劉瑯竟然說得一口流利的法語,這是怎么回事?沒人告訴我們呀? “各位媒體朋友,法語我早就學會了,只是一直沒有機會用而已,今天終于派上用場了,不過我的發音可能不太準,好在可以現學現賣,等過一會就好了!” 劉瑯的開場白讓當地人十分驚艷。 學習語言對劉瑯來說太小兒科了,只要掌握了發音和語法規則后拿著字典背上一通就成,劉瑯當初學習英語時只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畢竟前世有基礎,然后又自學了德語、俄語、日語,后來到斯坦福大學時又學了法語以及拉丁語,如果有需要他還可以再學,反正學習一門語言也就是兩三個月的時間,太簡單。 劉瑯全程用法語現場交流,讓當地的媒體感到十分親切,他們不知道劉瑯學習語言那么容易,還以為劉瑯是對法國充滿了熱情才學習的,這才是真正的好朋友,好朋友就要學習我們的語言才行,所以就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吉米,你這次來法國親自參加這場演唱會,原因是什么?要知道以前你可是從沒有參加過自己旗下藝人的演唱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