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玩意太費電,我們可是冶煉研究所,耗電量太大了,再用空調恐怕就超負荷了,能省就省吧!” 秦烈根本都沒抬頭,認真地看著劉瑯給他的資料,劉瑯微微搖了搖頭,這幫老人兒的想法年輕人無法理解,完全不考慮自己的得失,要知道他這個研究所國家每年的投入就三千多萬,而幾臺空調能值幾個錢? 再看看幾位老教授穿著的衣服,那都摞著補丁,走在大街上恐怕都會有人以為他們是乞丐,而他們的工資是不低的,如秦烈這樣的知名專家算是各種津貼每個月都能有七八百塊錢的收入,國家還給他住房,買幾件衣服根本就不是事,這不是他們買不起,實在是不計較這些物質上的追求。 “劉瑯,這些數據你是從什么地方得來的?難不成又是從蘇聯那里弄到的?” 秦老突然問道。 “不是,不是,是我自己想出來的,秦老,您也知道,冶煉方面這里才是大本營,我們是無法測試的,需要冶煉研究所幫忙!” “你自己想出來的?劉瑯,你準備用這些材料干什么?” “當然是弄機床了,如果這些材料可以冶煉出來,參數也爭取,那完全符合我們新一代數控機床的標準,尤其是高精度刀頭,對材料的要求是很高的!” 劉瑯回答。 “乖乖,不得了呀!這種材料是高強度鎳鈦合金材料,各項指標都比現階段國家最好的合金材料高出不止一個級別,不過這三種都是同類材料呀?是怎么回事?” “秦老,是這樣,這都是我憑空想象出來的,期間考慮了幾個不確定因素,所以列出了三種方案,當然,每一種只是稍有差別,您看一下,就是溫度和鎳鈦的含量上略有不同,我建議您要先對第一種方案進行冶煉,這個可行性最大?!? 劉瑯指著其中一份說道。 現場一片安靜,看劉瑯就像怪物一樣,憑空設想?憑空設想怎么能想出這么復雜的方案?你確定不是來搞笑的嗎? 成功冶煉出一種金屬材料有多么復雜知道嗎?比如冶煉研究所正在做的大飛機發動機材料試驗工程,即便劉瑯從卡明斯基拿到了很多珍貴的材料,但還是遠遠不夠,需要經過大量的試驗測試,每次都有提高,然后不斷改進,最后才能逐漸接近目標,這樣的試驗要做多少個誰也知道,但不會少于上百次乃至數百次,光是這個過程就得需要一年到兩年的時間,而且隨著試驗不斷深入,相關的設備都可能無法完成測試,那時還得轉過身去制造最新的冶煉設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