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杯上繪有山石、蘭花和小草,兩只蟈蟈在小草上躍躍欲試,栩栩如生,在杯底還印有“大明成化年制”的字樣。 在首都博物院里有兩盞三秋杯,繪制的是蝴蝶,原本是民國時的收藏大家孫英洲老先生所有,新中國成立后他將這兩盞三秋杯都捐獻給了國家,如今成為首都博物院中數得上的寶貝,很多參觀者都沒見過這兩件文物。 這兩件文物太珍貴了,珍貴到當金丹陽在英國看到第三件時差點暈了過去。 這件三秋杯是在英國的一棟古老城堡中發現的,城堡的主人是一對六十多歲的夫婦,確切的說二人是十多年前從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手里買下的這座城堡,當時花了三十多萬英鎊,連帶著里面的一些古董也買了下來。 這些古董來自世界各地,有阿三國和南美洲的石刻,島國的戰刀、西亞的陶器以及中國的青銅和瓷器,顯然這座城堡曾經的主人也曾經是個收藏家,但這些收藏絕不是靠正常的手段得來的,而是靠著掠奪,只是這座城堡的主人懂一些罷了。 隨著時間流逝,當掠奪者死去,他的后人繼承了這些古物,許多代后它們被遺忘在了角落里,直到掠奪者后代全部離去,這座城堡也換了主人。 新換的主人算是富翁了,經營著一家連鎖店,生活也是無憂,但到了最近連鎖店出了一些問題,資金斷裂急需資金,所以他們就決定賣一些古董,恰好他們聽到有幾個中國人在英國尋找古董,就把金丹陽等人邀請到了古堡。 這就是所謂的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當金丹陽看到這個放在這個檀木盒子中的三秋杯時眼淚差點掉了下來,當然,他沒哭,因為與他同行的人告訴他千萬不能失態,就算是見到“和氏璧”也要震驚,要不然讓對方看到會馬上漲價。 接下來就開始談了,除了這個三秋杯以外還有五件非常好的古董,包括一尊周朝的簋器,上面還刻著十幾個銘文,也是國寶一級的東西。 最后這六件寶物打包價格是二十三萬六千英鎊,有零有整,應該是這對夫妻就是急需這些錢。 二十三萬多英鎊,折合成人民幣兩百四十多萬,這就是巨款了,但金丹陽當場決定一定要買,甚至他自作主張不向劉瑯匯報,就怕這一兩天的時間里出現什么差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