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九九五年四月十號,劉瑯剛剛過了十五歲的生日,此時的他正在滬市和王海軍商談神思集團的一些事情,突然父親打來電話,肖南光去世了,讓劉瑯馬上回沈城。 雖然劉瑯早有心理準備,但是聽到這個消息后還是心里一顫,十一年,他和肖老相識十一年了,這位經歷過戰爭洗禮,一輩子都在為國家事業奮斗的老人終于抵不過時間,先行一步了。 劉瑯還記得對方到阜城把自己給“找了”出來,那是十一年前的事情,然后給國家相關部門打電話推薦自己,這是知遇之恩,在和肖老的接觸過程中劉瑯也見識到了對方的高風亮節,他對國家的忠誠,對家人的嚴厲,都是國家的楷模。 以后每年劉瑯的父母都會到沈城拜訪肖老,劉瑯也會跟著,即便后來劉瑯留學,但到了寒暑假依舊會去看看老人,后來劉瑯因為事情太忙就沒有時間了,但父母對老人就像親人一般,每年必須要去幾次。 前些年老人的身體已經不太好了,春節的時候劉瑯和家人去了一次,那時老人就臥床不起,一米八多老人一百多斤都不到,每天只能喝一些米湯之類的食物,醫生都說這已經是在熬氣血,任何藥物都沒用。 不過那時老人的思維還很清晰,看到劉瑯也是非常高興,這些年劉瑯做的事情他是知道的,用老人的話來說:劉瑯對國家的貢獻比自己這個糟老頭子強一萬倍,這種胸懷誰能擁有? 劉瑯也不耽擱,馬上趕到機場,就買了最近時間的飛機票,當天就回到了沈城。 劉瑯到了殯儀館看了老人,還是那么慈祥,劉瑯以晚輩親屬之禮給老人磕了三個頭,這是他應該做的,老人的高風亮節值得他一輩子學習。 “劉瑯,我爺爺離開的時候還提到了你,讓我好好向你學習!” 一個十五六歲的男孩子在一旁說道,他就是肖雪松,肖老最小的孫子,比劉瑯大一歲,算是劉瑯當年的一個玩伴。 劉瑯沒有小孩子一樣的童年,這些年來兩人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不過每次見面肖雪松都要稱呼劉瑯為哥哥,即便他比劉瑯要大一歲,所以劉瑯也就把他當成了弟弟,每次見面都要給他不少禮物。 “雪松,肖爺爺是一個偉大的人,我我們所有人都要向他老人家學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