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柏均我們之前見過幾面,也是少年天才,當年全國搞電腦的人才也就那么幾個,大家都知道,不過這幾年可了不得了,小軍、明達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認,√電腦和互聯網的認識讓我都感到意外,和他們交談后我都是有了危機感,如果不抓緊學習,怕是要落后了,所以那些請教不請教的事情就不要提了,我也就是年紀比你們大些罷了!” 華南廣很謙虛,但也很真實,互聯網這兩年發展的太快,美國的納斯達克指數天天創造心高,即便是劉瑯看著自己的財富成千萬的增長都覺得不真實。 華南廣是電腦專家,七十年代就在接觸電腦,在他的思維中電腦就是一臺機器,在計算以及應用方面可以為人類提供前所未有的幫助,足以改變整個世界。 但從八十年代末形勢改變了,互聯網時代逐漸興起,這個時代的特征就是網絡,在這個時代下出現了很多以前聽都沒聽過的產品,比如殺毒軟件、瀏覽器,搜索引擎等等。 好吧,在劉瑯的那本《數字化生存》的書里對互聯網時代描述的非常多,雖然書里面沒有明確提到各種應用軟件,但描述的畫面和現階段出現的產品都一一吻合,不得不說劉瑯真是具有極為敏銳的眼光,可即便如此,在六年前這本書剛剛出版時還是有很多人都不相信會出現這些東西,華南廣也看過這本書,他也是不相信人中的一員。 這就是思維定勢,當你在某個領域深耕許久后,就很難在這個領域跳出來,別說是華南廣了,就是計算機領域的那些知名人士也對互聯網能走到什么程度持有懷疑態度,比如前幾年蓋茨就曾經公開發表互聯網時代只是計算機時代的一個分支,必須要依附電腦而存活,同時也只能在小范圍使用,不會擴展到全世界,甚至連一個國家之內都不會普及。 蓋茨說這些話是為了能更好的賣軟件,最好全美國的電腦都裝他的軟件,而互聯網的理念是全世界共用一臺電腦,這顯然跟他的理念有偏差。 當然,蓋茨的話代表著不少人對互聯網的看法,他們都屬于“老派”人物,而如網景、雅虎等這些互聯網公司,他們就是“新派”人物,他們領悟了互聯網的精髓,發誓實現聯通世界的目標。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