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件事劉瑯當時是知道的,不過那時他剛剛回到國內籌建北方工業集團,沒工夫理會這件事,他也不想去摻和,買下來又怎樣?要技術沒技術要人才沒人才,還不如合資辦廠。 但劉瑯當年就注意企業的動向了,因為他知道金牌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金牌汽車還算有些名氣。 果然,那時有一位名叫楊勇的人出現了。 這個楊勇很厲害,倒不是說它會造車,他沒那本事,但對對資本運作非常在行,八十年代他在港島靠著股票買賣賺了很多錢,也認識不少人。少女同學網 楊勇在九一年以九百萬美元買下牌杯汽車三成的股份,然后又妙手空空,安排了數次關鍵性的換股,將控股比例擴大到四成,成為該公司的絕對控股方。 后來他又悄悄聯合數家成立了中晨汽車有限公司,又進行了幾次資本操作,控制了中晨汽車有限公司的七成股權,同時還為法定代表人。 而到了九二年,中晨汽車有限公司參股金牌汽車,這一番操作后楊勇算是控制了金牌汽車有限公司,和金牌汽車有限公司背后的主管部門平起平坐,并在同年于紐約成功上市,融資六千萬美元。 這是國家企業海外上市第一例,對紐約證交所來說,這也是來自中國第一只正式掛牌的股票,當年的美國股市轟動一時。 然后呢?然后金牌汽車怎么發展呢?說實話,劉瑯并沒有看到他們有什么發展的前途。 現在國內的汽車行業是壟斷經營,大眾公司占據半壁江山,合資企業也是風生水起,但別忘了,合資企業很少,全國就三家和國外汽車企業合作,各汽車廠家均裹其他足而行,無太多的戰斗心,業內“行規”重重,暮氣十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