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即便沒有索倫斯,亞洲金融危機也遲早會爆發,結果也是一樣,只是爆發的沖擊可能會緩和一些而已,能讓政府做出相應的舉措。 當然,即使沒有索羅斯,其他國際炒家也會趁著這個機會大賺一筆的,就像當年島國的金融危機一樣,在內部市場哀鴻遍地的時候國際炒家們就如同聞到鮮血的鯊魚瘋狂涌來,這是那些炒家們的本質,絕對不會只有索倫斯一人,只是他更加“兇脖罷了。 劉瑯在港島“囤積”七十億美金就是為了要阻止索倫斯以前世同樣的方式對港島進邪狙擊”。 七十億美金是文數字了,但在金融危機已經席卷而來之時還是有些微不足道,此時的量子基金算是乘大勢而來,所到之處鬼哭狼嚎,尤其是港島的眾多股民們早已經嚇得哆哆嗦嗦不能自已了。 這些日子最大的事情就是這場東南亞諸多國家的資本動蕩,泰國首當其沖,很多人還沒有反應過來時泰銖對美元的匯率已經從最初一比二十五跌到了一比七十八。 開始的時候沒有人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此時亞洲國際衛視站了出來,根據獨家消息報道,泰國是受到了大批國際炒家的匯市狙擊,其中以美國量子基金為主。 索倫斯和量子基金字一下子就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名字,從泰國開始到印尼、菲律賓等諸多國接連受到打擊,這筆賬全部算在了索倫斯的身上………。 沒錯,就是劉瑯的那十億美金也都算在了索倫斯身上。 十億美金不是數目,再怎么隱藏也不可能把這份“功勞”貼到索倫斯的頭上,但劉瑯也不想暴露自己,畢竟這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要想隱瞞自己非常容易,這十億美金來自十幾個企業和個人,劉瑯讓一家企業承擔了這個“黑鍋”,對方毫不猶豫接了“鍋”,于是這十億美金就成了來自一家名為“quantityfund”基金會的國際炒家,如果翻譯成中文可以稱為大數據基金,而索倫斯的量子基金英文名叫做“quantumfund”,兩者無論在諧音和意思上都有相似之處,如果不是雙方當事人出來解釋,恐怕所有人都會覺得兩者是一家。 結果所有媒體,包括美國的媒體也以為“quantityfund”和“quantumfund”都由索倫斯掌控,連帶著把印尼的損失也算在了他的頭上,這原本就是劉瑯用的“栽贓嫁禍”之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