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德國制造”讓德國人背負了恥辱,他們知恥而后勇,通過不斷的發展和改進,最終讓歐洲認可了他們的產品。 同樣的事情也正在發生在中國工業上面,并且過程驚人的相似,所以我就不明白了,既然德國人可以做到,為什么中國人不可以? “施羅德,沒有人能夠阻擋我們的發展,這是大勢所趨,我們的發展不僅僅可以改變我們自己,還可以改變其他國家,相信寶馬公司對此深有感觸,寶馬車在我們國家的銷量每年都在增長,這收益的是你們。 當你已經無法阻擋別人成長的時候,你需要做的就是與之合作,是不是這樣?” 劉瑯的話鏗鏘有力,沒有任何的卑微。 經過數年的發展,圣和公司的底氣已經很足了,劉瑯不怎么懼怕國外對中國的制裁,當然,也不是說沒有影響,比如說發動機密封圈國內還無法制造,只能進口,即使是寶馬、奔馳這樣的汽車制造企業也不可能完全包攬一臺發動機的所有步驟,這是成本的因素,他們只需要掌握附加值最高的核心技術就可以。 施羅德聽了劉瑯的話沒吭聲,對方說得有道理,木已成舟既成事實,現在他后悔也沒用。 西方國家對中國進行技術禁運,不允許先進的技術輸入國內,如果中國企業沒有掌握相關的技術,這招很有效,但是現在的形勢是,有一些關鍵的技術已經掌握在自己手里了,在這種形勢下這一招就不靈了,反過來還會影響國外企業自己的利益,讓這些廠家進退兩難。 “吉米,咱們的合作只會越來越深,不會因為外部的原因中斷,這是事實,所以你們大可放心,中國市場是世界上最有潛力的市場,沒有哪一家企業會放棄這么廣闊的市場,德國人不會,美國人也同樣不會。” “那就祝我們合作長久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