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并不是說瘟疫死亡一千人,一萬人就很少,每一條生命都值得敬畏。 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說沒有人能夠保證絕對不會出現一場席卷全球的瘟疫,但是人類在與瘟疫的生死競賽上,確實已經占了上風。 現在,醫療科技每年都在累積更多的知識,研制更有效的藥物,找到更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 而病毒想與我們較量的話,只能依靠突變這樣盲目的運氣,流行病想要危機人類的整體安危只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人類自己為了某種目的而自己制造的病毒,除此之外,人類對于瘟疫束手無策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最后一個是戰爭,制止大規模戰爭的標志就是核武器的出現,核武器大國之間誰敢站出來說我和你打一杖?這不是集體自殺么?所以如果發生沖突了,那么核武器就是在逼著大家尋求和平的解決辦法。 另外一個更重要的方面是,全球經濟的導向已經從之前的物質經濟,轉變成為了知識經濟。 就是之前的財富來源是物質資產,比如說金礦、油田,現在則是科技成果、金融制度這些虛擬的知識。 發動戰爭可以搶奪物質資源,但是沒有辦法霸占知識啊。 比如說盧旺達九八年入侵剛果,搶占了他們的一種鐵礦石,那是筆記本電腦和手機的重要原材料。 因此盧旺達可以依靠掠奪每年帶來兩億四千萬美元的收益。而相比之下呢,那中國想賺錢怎么辦呢?難道入侵美國硅谷嗎?就算我們拿下了硅谷有什么用呢?那里有沒有硅谷礦可以挖的。 所以我們的辦法是和蘋果、萬安以及IBM這些硅谷公司做生意。盧旺達靠掠奪的全年所得,還遠遠不如我們中國平平安安靠貿易在一天之內賺得多。 現在發動戰爭的成本已經遠遠大于他的收益。所以,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到,現在發生戰爭的地方全部都集中在中東、中非這些維持著古老物質經濟的地方。 籠罩在人類頭頂數千年的三大問題在這個時代已經被科技和全球一體化徹底解決了,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同樣是三大問題,那三大問題呢? 這三個問題就是長生不老、永遠的幸福和成為“神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