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不得圓滿-《全民武道》
第(2/3)頁
至于南朝的人心向背問題,蕭南全都知道。
他甚至還知道,趙構故技重施,投降的心思又起了。
若非舍不得自己那高高在上的地位,這一位甚至早就害怕的遠離臨安,跑到南邊臨海去了。
也不怪他害怕,
明眼人就能看出來,南宋朝廷此時只是茍延喘,有著日薄西山之相,再沒有什么辦法可以挽救得了。
二十五年三月,當十萬精騎,百萬步卒橫渡大江的時候,一日之內,連下十三城。
一路征伐,與其說是在打仗,還不如說,這是在接收。
就如君王巡視自己的領地,兵馬一到,處處歡歌笑語,爭相歸降。
當然,這也跟蕭南近些年來經營的形象有關……
尤其是北軍精銳,承襲了當初岳家軍的軍紀,要求甚至還要更嚴格一些。
那就是餓死不搶糧,凍死不拆屋。
不動老百姓的一針一線。
話不是這么講,軍紀如出一轍。
要做到這一點,其實挺不容易。
若非蕭南大力發展農業,經營商業,令北地以最快的速度富裕起來,有些口號也就只能是口號。
同年五月,大軍一路平推,直至臨安。
正當那些文臣武將還在琢磨著怎么抵擋北軍南下的時候,趙構又偷偷的帶著心腹南逃,一路向南。
自此,南宋京城一日而下,很快成為過去。
這一下,還有什么好說的?蕭南根本就沒有去追擊,只是派出一支偏師不緊不慢的跟著趙構往南……
再過兩月,岳云于涯山海角捉到了這位君王,并帶回了臨安。
看到垂垂老矣的趙構,蕭南只是一笑,就把他輕松放過,在臨安選了一處宅子安置下來,并封他為安樂侯。
趙構一生只圖安樂不思進取,封號恰如其分。
至此,天下歸心。
同年十月,遷都洛陽,蕭南稱帝,年號興元。
興元二年,大軍西征,滅西夏。
興元三年,征伐吐蕃諸部,直打到喀切山口,一統西部。
直至這時,蕭南才感覺力不從心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