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平心而論,現如今老家的事,周建平完全可以不管。 但是,當初修筑西元公路時,周建平的健生食品公司實力有限,卻要獨自承擔修路費用,這次電話電視拉外線,好歹村委會還能分擔一部分,而且這點預算跟健生公司現在的實力比起來,不能說九牛一毛,起碼拿出這點錢,對公司的正常運轉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記得當地民間有句話,叫做九十九個頭都磕了,不差最后一個。 周建平抓起面前的電話,撥了幾個號碼,“元壩村村委會嗎?” “請問你找誰?” “村委領導都有誰在?” “都在。” “請許書記或周建良主任接電話。” 周建良接過電話,“你是建平吧?” “二哥,你們把從村民那里募集的錢全部如數退回去。” “退回去?資金本來就差很多,把募集的錢退給村民,這件事不做了?”周建良不明其意。 “做,不但要做,還要做好。”周建平語氣堅定地說。 “那這資金缺口......?” “這樣吧,村委會有多少拿多少,缺多少資金,我來出這筆錢。” “真的?”周建良驚喜異常。 “我跟你們打電話就是為了把這件事明確下來,當然是真的。你看我像跟你們開玩笑嗎?”周建平一本正經地說。 “是啊,是啊!只是我們覺得很不好意思,為了村里的事,你不僅操心受累,還一次又一次地拿出巨款。” “嗨,錢掙就是為了花,要不掙錢干什么?”說完,周建平哈哈地笑了。 “你的錢也是付出了很多辛苦掙來的,讓你一次又一次地出這么多錢,我們真是于心不忍啊!” “沒什么,我都決定了,你們做好準備,等待施工吧。”剛要結束通話,周建平又想起了事情,“二哥,在這里我把話先講清楚,不管程控電話還是閉路電視,外線只負責拉到每個自然村的村頭,再往下,去往各家各戶的支線,由每家自己出錢。現在沒有電視不要電話的家庭,將來需要接線時,也是自己負責,這樣比較公平。希望你們給村民們也交代清楚。” 既要負擔大部分資金,又要聯絡電信局和廣播局,這件事最終演變成了周建平自己的事情,放下電話搖了搖頭,周建平又操起電話,他要找電信局的聞科長,商討具體的施工事宜。 “聞科長,我是興偉的同學周建平,咱們前兩天見過面的。” “記得記得,周總你好,請問你們的事定下來了嗎?” “事情定下來了,但這里我想跟你請教一個問題。” “周總,有事你請講。” “你認為可不可以把電話線和閉路電視信號線綁在一根桿子上?比如,你們電信部門立了桿子拉完線以后,廣播局也把信號線從你們立的桿子上順過來。”周建平咨詢的問題還很專業。 “這個應該可以,但須征得電信部門的同意,而且保證不要影響電信已有的線路。周總,你問這個干什么?” “我怕到時候廣播局又單獨立桿子,那不浪費資金,多此一舉嗎?” “嗯,周總想的很仔細,你要不強調,廣播局的人很有可能會自己立桿子。” “如果從一根桿子上走,既省事又省錢,為啥不這么做呢?聞科長你說是不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