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梅花五娘和墳山九娘兩只大鬼物和明王聊了很久,才從戒備森嚴的中軍大帳出來。 沒人知道他們聊了什么。 明軍一路行軍,沿路上送行的明國百姓絡繹不絕,很多人高喊“大明必勝,大王神武”的口號,主動送明軍出征。 從中央朝廷,地方州郡,到基層百姓,都將南征視同關系大明興衰存亡、自身生死榮辱的國戰,踴躍支持,情緒高漲。 聲勢之浩大,無與倫比,震驚天下! 明國多年變法積蓄的偉力,被這場南征大略體現的淋漓盡致。 姜藥秘密布置在深宮九鼎殿的九鼎,終于開始快速增加王道氣運。 明國民心之凝固,愛國熱情之高,天下諸國望塵莫及。 明明只是明軍南征,似乎整個明國人全部參與了! 國戰! 不知道有多少明國修士,主動捐獻資源,或者直接跟隨大軍效力,或者主動維護地方治安,防止他國趁虛而入。 僅有十四州之地,只占神洲一成疆域的明國,成為一架小而強勁的戰爭機器,在姜藥的主導下開始發動起來。 武家貴族無不感到震撼,這哪里是明軍南征?這簡直就是整個明國在南征! 四月初,明軍來到梵山之北,在大軍戰域的保護之下,開始穿越茫茫梵山。 這是一次充滿艱難險阻的長征,注定不會太順利。 雖然是第一次遠征,但明軍將士心氣都很高,可謂士氣如虹,戰意如虎。 很多明國書院的新士子,如今早就知道了什么是詩詞歌賦。不少人紛紛寫詩,稱頌大軍出征。 有人寫詩道:“清賊北侵日,王師南征期。浩浩天風起,煌煌大明旗。” 又有:“圣人布道十四州,姜公變法四九年。吾王宏圖開南域,大明雄師出梵山。” … 諸如此類。 大多是這種水平不高的打油詩,可在恢復上古詩賦不久的明國,已屬難得。 還有女詩人婉約的寫詩道: “姜水弱弱雨霏霏,梵山漠漠霧霈霈。 目送兒女天涯遠,笑問郎君何日歸。 一十四州明月照,三百萬里白云飛。 不知南域寒家士,夜夢王師第幾回。” 卻說明王姜藥看到這首詩,不禁點頭微笑,念了一邊之后,忍不住當眾夸贊道: “此詩豪氣內斂,詩意婉轉,又能巧心妙運,尤其是最后一句,奇峰乍起,張力勃發,誠才女之佳作!妙哉!” 秦宇掃了笑道:“臣不懂詩詞,不過主公詩心近道,才氣天成,自然目光如炬。這最后一句當真不凡,不知是何人所作?” 姜藥這才注意詩人的題名,一見之下,先是微微一陣,接著就忍不住放聲大笑。 秦宇愕然道:“主公何故大笑?此詩到底是何人所寫?” 姜藥將錦衣衛抄寫的詩選往秦宇手里一塞,“紫宙自己看吧。” 秦紫宙看了題名,也有點意外,“是她?歐陽夫人?” 原來,這個女詩人,竟然是歐陽鋒的夫人羋旎旎,大名鼎鼎的,有大明第一美人之稱的羋旎旎! 羋旎旎雖然是巫女,卻是大明朝中的司蠱使,本人也是一位新晉的巫圣強者。 傾城的容貌,強大的資質,高貴的身份,讓這位歐陽夫人名聲極大。 想不到,歐陽夫人還很有詩才啊。 可是,秦宇又有點奇怪,歐陽夫人和主公又不熟,她寫詩,主公為何要大笑? 秦宇有點疑惑,但也不會問。 端木弘道不關心詩詞,他指著數十萬戰意如云的明軍,“大王,我大明王師如此威勢,清軍必定不堪一擊。” 姜藥神色一肅,“不可大意。清軍很強,后援極多。這次南征,我大明可謂賭上了國運,能勝不能敗。一旦敗了,大明就不會再有機會。” “別說敗了,就算是慘勝,我軍也吃不消。” 這就是小國的悲哀了。試錯機會太少,很多時候就是孤注一擲。 此次南征,明國就是在賭國運。 雖然姜藥很謹慎,但他其實對明軍的士氣非常滿意。 …… 清國得到明軍支援南域的消息,再次增兵北征,還更換了北征統帥。 從清軍北征到如今占了半個南域,已只有短短半年,可見南域武閥聯軍有多無能。 若非越閥等極少數武閥的血戰,以及李洛兒與黎曦統帥的道安女軍的牽制,清軍恐怕已經打下了整個南域。 當明軍還在千辛萬苦的穿越梵山森林,南域武閥聯軍連續大敗之際,清軍不但加強,還換帥了。 原本的清軍北征主帥是符安康,大圣強者,七級兵道大師,還是符圣。 此人是姜正嫡的心腹重臣,位列議政臺大臣,一等公,官封北征大將軍,南域總督,欽差大臣。 符安康半年前統帥八十萬大軍北征,幾次大仗下來,數敗南域聯軍,殲敵百余萬。 實際上,南域聯軍的主力,已經被他消滅。符安康不但仗打的很好,對占領區的鎮壓整肅也很有力,可謂鐵血無情。 清軍每占領南域一州,就不知道多少反清修士被逮捕,被斬殺,被抄家滅族。 殺的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符安康不但冷酷無情,還大肆抓捕南域女子,作為大軍營姬,同時作為送給海獠和血魔的資源。 清軍的兇殘和強大,讓占領區的大多數南域修士敢怒不敢言。但是,反清義士的反抗也一直沒有停止。 諷刺的是,反抗者主要是寒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