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抵達古竇涇村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三人找了一間民宿,將行李都放下后,便出來逛了起來。 附近各村的香客,各自忙碌著。 有人用紅紙、綠紙包著檀香。 有人將一市尺左右長的線香每十支一束裹好,稱作裹頭香。 還有人準備了粗官香和一些其他物品。 許多人匯聚過去觀看。 一些手藝好的男女香客,用在裹頭香搭起一座約四五公尺長、五十公分寬的香橋,再用雙支粗官香裝成橋欄桿,并在欄懺上扎上花花綠綠各種顏色毛線做成的花紋裝飾。 橋的正中,便放上各家各戶送來的檀香包,那些巧妙的手,會將那紅綠紙包搭起一座精巧的香亭。 “我們也過去幫忙吧!” 既然來了,自然要參與進去。 “嗯?!? 兩女同時點頭。 三人加入了搭香橋大軍。 而在香亭東西兩側,還各有對聯一副,張明宇看了過去。 一聯是:一年一度七夕會,依依難舍話別離。 另一聯則是:云影當空兩水平,簫笙何處玉人來。 雖然,這兩副對聯的文字對仗不夠工整,甚至個別用詞也含混不清,可是,它卻點明了這一活動的主題——這是對牛郎織女追求自由幸福的聲援與支持。 “小伙子,旁邊兩位漂亮的小姑娘是你的女朋友吧?!” 一個花甲老人來到張明宇身旁。 周琪琪:“……” 小了白了兔:“……” 兩人的臉均是一紅。 不過兩人都沒有開口。 兩人都將目光看向張明宇,等待著他的回答。 因為屬性加成的關系,雖然周圍都是陌生人,但這些人對于張明宇就多了一份莫名的親切感,很多人都投來了善意的目光,如果不是大家在忙,都很樂意于和張明宇交流一番。 “大娘,她們只是我的朋友,不是我的女朋友?!? 張明宇解釋了一句。 周琪琪:“……” 小了白了兔:“……” 兩人聽完張明宇的話,心情有些失落,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不該高興。 可大娘人老心不老,樂呵呵的說道:“小伙子,你是不是以為大娘我老了,糊涂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