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樂器房。 “宇哥哥,準備好了嗎?” “好了。” 張明宇目光看向鏡頭,微笑道:“一首《晴天》,送給雨天。” 一語雙關。 懂的都懂。 不懂的……請裝懂。 張明宇雙手放在鋼琴上,開始緩慢彈奏了起來。 “故事的小黃花,從出生那年就飄著。” “童年的蕩秋千,隨記憶一直晃到現在。” “ReSoSoSiDoSiSoSiSiSiSiSiSo。” “吹著前奏望著天空,我想起花瓣試著掉落。” 張明宇用一種孤獨的內心感受展現了一種細膩和內斂的傷感和脆弱。 《晴天》這首歌相信都伴隨著很多人度過了最黃金的學生時期,我想大多數與我同齡的朋友,每逢聽到這首歌就會想到你的校園、你暗戀的對象、青澀的天真和單純的永恒。 誰不懷念校園的點滴? 反正此刻的直播間是一片懷念。 “故事的小黃花?護士的小黃瓜?” “神特么護士的小黃瓜!” “彈幕真的都是人才,好好聽著歌的我直接被笑噴!” “校園時期,我愛的那個人并不愛我,好桑心。” “我愛的人,不是我的愛人。” 評論區都在感慨愛情。 張明宇繼續唱道: “為你翹課的那一天,花落的那一天,教室的那一間,我怎么看不見?” “消失的下雨天,我好想再淋一遍。” “沒想到失去的勇氣我還留著。” “好想再問一遍,你會等待還是離開?” 你會等待還是離開? 多么扎心的問題。 輕快的節奏和優美的旋律,卻用著無比失落的語調,唱著如此沉重的歌詞,讓很多人的心都為之一沉。 而這首《晴天》里,沒有什么大雪紛飛,四季如春那些空洞的歌詞,也沒有故作深沉的唱腔,更沒有只為彰顯逼格的吹捧者,卻像一杯酒,在時光里越發地醇香,多年后當那些所謂高逼格被跟風的歌曲早已不知所蹤,經典卻在夜深人靜時經久不衰。 張明宇音樂中的這些理念在可以說是開天辟地,在未來會永垂不朽。 “刮風這天,我試過握著你手。” “但偏偏,雨漸漸,大到我看你不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