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微博上,一個專業的音樂評分機構給張明宇正在演唱的這首《不為誰而作的歌》進行了評分。 評分如下: 《不為誰而作的歌》: 作曲:10 作詞:10 編曲:10 演唱:10 總分:10 評價: “這首歌不論從曲、詞、編,還是演唱,甚至歌曲的格局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最完美的。” 全部滿分。 在這之前,沒有人能相信一個出道僅僅幾個月時間的創作歌手,竟然能拿出這么一首極其完美的作品。 不過現在,在聽到這首《不為誰而作的歌》后,沒有人不相信了。 當時,最讓人為之驚訝的還是這首歌曲的演唱難度。 在地球人曾經流傳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的演唱水平如何,讓他唱一遍《不為誰而作的歌》就原形畢露。 沒錯,這首歌的難度相當之高。 剛開始的“原諒我,這一首,不為誰而作的歌”就半高不高,光這一句,音高就達到了Gb4,卡到了很多男生的變聲點。之后一直保持在這個音高,很多男生如果不降調,估計連主歌都唱不完。 副歌部分,簡直就是地獄難度。 音高一直在Gb4和A4徘徊。 到“當我抬起頭才發現”一句更是到達B4。要想完整唱下來,要一直將音高提到這個高度。 到了神級C段,音高更是到達C5,也就是很多男高音的變聲點。 所以說,這首歌真的“名副其實”,不然也不會有綽號“不給別人唱的歌”、“不給別人作的歌”、“只有我能唱的歌”…… …… 高潮過后,歌曲進去后半段。 “也許在真實面對自己,” “才不顧一切。” “去探究當初我害怕面對……” 音高達到了極點。 張明宇的聲音突然停下。 現場只剩下鋼琴彈奏的聲音。 人們只感覺呼吸一滯。 “夢為努力澆了水,” “愛在背后往前推。” “當我抬起頭才發覺,” “我是不是忘了誰?” “累到整夜不能睡,” “夜色哪里都是美。” “一定有個他躲過避過閃過瞞過。” “他是誰?” “他是誰——” 一個超長的高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