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嫉妒恨的萌芽-《食色生香》
第(2/3)頁
“娘放心吧,一定辦到!”方靜之嬉笑著應答,隨后看著梵音道:“咱們走吧。”
梵音給縣令夫人和眾位夫人行了禮,便緊緊跟隨其后出了大屋。
縣令夫人沒有多說,反倒是一旁吳縣丞的夫人開了口:“說起這楊志遠倒是個奇人,聽說他原本跟陳家小姐欲定親,陳家才資助他去京中赴考,孰知得了功名歸鄉(xiāng)回來,還帶了這么大個女兒……”
“跟陳家?不過之前聽說他是陳家小姐的先生。”
“可資助了近百兩銀子呢,而且閨女守孝的事,倒是初次聽說。”
吳夫人不過是起個頭,接二連三便有人八卦的附和起來。
縣令夫人淡然的神色一直都沒吭聲,可她一言不發(fā),讓這話題徹底的冷了場,其他人也不敢沒完沒了,原本喧鬧的議論轉而便鴉雀無聲,都看著縣令夫人,生怕惹了她不悅。
見眾人都瞧過來,縣令夫人臉上又涌了笑,換了話題說起晚秋的梨果哪一個更甜,秋茶哪一道更純。
眾人一一附和,只有吳夫人沒再開口,而是冷眼旁觀,心中竊笑,盡管縣令夫人沒有對楊志遠與陳家的事做以評價,但縣令夫人可是個向來不喜忘恩負義之事的女人,枕邊風兒,就不知怎么吹了……
剛剛楊懷柳的一串佛珠,也算是白送了吧?
梵音不知屋內又發(fā)生的事,跟隨方靜之出了門,往一旁的小花園行去。
方靜之的孩童之心很重,還沒有男女大防的意識,亦或許是對她一個禿頭的小丫頭不覺得需要防備,倒是邊走邊聊了起來。
“你為何要剃度?”
這是所有好奇的人見到梵音必問的一句話。
“為母親守孝。”梵音回答的很簡練。
“你讀過什么書?”
“佛經(jīng),《論語》。”梵音頓了半晌,“還聽父親講過三十六計的故事。”
“楊主簿居然會給你講這個?”方靜之有些吃驚,連他的先生都未曾正式的講過,而是他自己看書學的。
梵音道:“父親不會拘謹我讀什么書,閑言雜記也允我隨意的看,只要我高興就好。”
“楊主簿真是好人啊。”方靜之滿心感慨,隨后自我安慰的道:“不過你一個女子,不用科考,楊主簿自不會多約束,我要是也能像你一樣就好了,可惜閑雜的書都被先生收起來了,唉。”
梵音看看他,忽然問道:“上一次縣令大人還說允你去尋我父親,請他為你講科考和京中的見聞,為何一直沒見你來?”
“還有這事?我怎么不知道!”方靜之愣了,看他一臉茫然的模樣,應該是方縣令沒有告訴他。
梵音心中有了底,看來方縣令果真是在等著父親去投奔他,所以沒有主動的讓方靜之前去親近。
就不知那一雙木箸父親送了沒有?縣令又會是什么反應呢?
不容梵音多想,方靜之一直都在看著她,似是等著她說這件事的來歷。
梵音撂下心思解釋了幾句:“是張縣尉和孫典史的兒子拜了我父親為先生,方縣令曾說過待你有閑暇時間,讓父親為你講一講慶城縣外的奇聞逸事罷了,或許是你課業(yè)太忙,一直都沒時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