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凌亂了-《食色生香》
第(1/3)頁
明日便是十月初一,慶城縣的大街小巷已經掛出了節慶的福簾。
商販們更多是出售此節的祭品,梵音一早起來就被許多商販找上‘門’,不買上兩樣東西便不罷休。
誰讓自家頂了個主簿大人府的名聲呢?
彩云抵擋不住便換了青苗前去,倒是買了些許明日需用的物件,也省了她們出‘門’去采買。
梵音要為“母親”祭奠一番,這一次不似之前手中沒有銀子,‘花’了一兩銀子買全了祭物,準備明日暖爐會回來之后便燒祭紀念。
青苗拿著剛剛買到的果點走到院子里還沒進屋,就聽見又有人來敲‘門’。
“沒什么買的啦,走吧!”
朝著‘門’口喊一嗓子,敲‘門’聲依舊。
青苗沒了轍,放下物件準備去攆走,可剛一開‘門’卻正瞧見楊志遠和張文擎一同進‘門’。
臉‘色’登時通紅,青苗連忙道歉,“不知道是老爺,可別怪罪奴婢。”終歸有張文擎在,她剛剛略有失禮。
“無妨,去告訴懷柳,文擎來找她,說是什么鐵匠鋪的事?我是沒聽明白,讓她出來吧。”楊志遠今日很高興,吩咐了青苗,便與張文擎道:“進屋喝杯茶,事情也不必這樣著急。”
“謝楊主簿。”張文擎拱手客套,楊志遠笑著擺手,“什么主簿不主簿的,我與你父親向來兄弟相稱,喊我一聲叔父即可!”
“多謝楊叔父。”張文擎的心情似也不錯,等著梵音出來時,便又與楊志遠提起了書籍之事。
楊志遠侃侃而談,他不是個酸腐的死腦筋,對于張文擎這類走行武之途的孩子來說,讀什么四書五經都是無用,反倒是孫子兵法、詭謀之道更為有用。
“先人趙蕤的一本《長短經》是一部佳作,雖說歷來世人對他褒貶不一,可依我來看,那是一部不次于《資治通鑒》的作品,賢侄不妨看一看。”楊志遠說著便帶他進了屋,“我這里正好有一部,你盡管拿去,若有不解之處,自可隨時來找我探討。”
張文擎當即大喜,“多謝楊叔父,一定前來向您請教。”
“我也未完全讀通,正巧有人能與我一同討論,我可算尋到一個伴兒。”楊志遠的親近客套讓張文擎格外欣喜。
張文擎幼時比不得弟弟更有福氣,那時張縣尉還沒能如現在這樣踏踏實實的在慶城縣站穩腳跟,莫說請楊志遠這樣的先生點撥,即便是請武師教習都不過是個武秀才罷了。
楊志遠雖說二人商討,但無非默認他為自己的學生,之所以沒有直接收了他,還是因他要走武舉之路,拜一個文人為師反倒會成了障礙。
文武自來不合,這是多年來一直沒法解決的事。
楊志遠帶著張文擎進屋看書,梵音已經從屋中出來,“父親今兒怎么回來了?也不是休沐之日。”
“今日縣令大人有外客,我便借機回來休息一日。”楊志遠看向梵音,“你在‘弄’什么?還需要鐵匠?”
“是請張大哥幫忙找一個能做劑量瓶的人。”梵音沒有細說,反倒看向張文擎,“張大哥已經去看過了?”
“去過了,已經做出樣品來,你若有空不妨過去查驗一下,若是可行,便繼續按照這個法子趕制幾個。”張文擎放下書本,在等著梵音的回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