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負債-《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2/3)頁
與營銷網絡同步發展的,還有天禾的物流體系。
河西地區制種企業的平均庫存周期長達4個月。
但天禾投入了巨額資金,初步建立了自有的物流體系,庫存周期已經能控制在2個月。
在隴省本地,天禾采用的是公司-零售商-農戶的直銷模式,深入各個鄉鎮,設立了500多個種子零售點。
種子也由天禾的中央倉庫直接配送到銷售點。
而在魯省、浙省、云省、冀省等重要市場,天禾也設立了分銷中心,由分銷中心進行配送。
至于剩下的市場,則暫時是通過和第三方物流公司進行合作。
就這樣,天禾以堂堂正正之勢完成了種業的入局。
有了天禾的強勢宣傳和讓利,
各地經銷商和零售商也敢大量的鋪貨,各自也有動力去開展種子推銷。
加工包裝好的種子,通過中央倉庫和分銷中心源源不斷的發往銷售點位。
魯省,泉城,圣尼斯種子公司銷售辦事處。
辦事處經理蔣安帶著一眾業務員埋頭計算了一陣,才吁虛的說著。
“零售商們甜椒和辣椒種子拿貨的量明顯減少了。”
“天禾這波太狠了!”
“赤紅1號和天椒1號種子每包都是20g,剛好一畝的量,零售價分別才19.9元和9.9元每包。”
蔣安是一位年富力強的男子,聞言也百味陳雜。
外資種企,無論是工作環境還是待遇,都要優于國內的企業,其最為仰仗的就是高額的利潤。
圣尼斯的甜椒種子大都都是按粒定價的。
有些品種甚至能定價0.5元/粒,換算一下就是4萬元/斤。
赤紅1號他已經品嘗過了,
那口感絲毫不差。
19.9元/包的價格在國產種子中都只能算是中上水準,其競爭力是毋庸置疑的。
蔣安深感今年的業績好不了。
京城,南韓世農公司華夏總部。
金勇順翹著二郎腿,斬釘截鐵的說道。
“賣種子就是看品種,品種不行,什么廣告、促銷都沒用。”
“你們認為華夏能培育出什么好辣椒種子嗎?”
“天椒1號在蘭市、甘谷和金川的反響很不錯。”有華夏的業務員提醒道。
金勇順兇狠的瞪了瞪業務員,“在西北適宜,不代表在其他地方也適合!”
“夠了!”
金世民猛拍了拍桌子,發泄著不滿,他是世農公司在華夏的總負責人,已經在這里精心耕耘多年。
對于天禾種業,他早有耳聞。
卻沒想到同處一市制種的金勇順完全不夠重視。
導致在種子銷售旺季還沒到來,世農公司就已經處處落在了下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