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嘉禾集團并沒有刻意宣傳,但卻用實際行動換來了種植戶和屬地政府的認同。 社會影響力在一點一點的擴大。 而農業部的高層也注意到了近來嘉禾的動作頻頻。 先是準確的預測了大豆期貨市場上的風云變化,在國內期貨市場有跡可循的資金量就超過了6.5億元。 隨后,嘉禾農業集團公司成立。 這6.5億人民幣中,有至少4億都被投入了其旗下的數個子公司。 先是全資收購了魯省豐凱農機,西北工廠也已經在選址建立; 又在辣椒深加工領域發力,辣椒工廠搖身一變成了生物科技公司; 原以為面臨資金困境的治沙項目會減緩進度,但有了新資金注入,6.3萬畝沙漠似乎已經滿足不了胃口。 苜禾農牧的退化草地治理也弄得緊緊有條, 但最讓農業部感興趣卻是那二十萬畝鹽堿地治理的成效! “這小子,還真是能折騰。不過,這是一個有格局的年輕人!” 了解完嘉禾集團的發展軌跡后,劍眉星目的林部長不由感慨了句。 “這下不擔心苜禾破產倒閉咯!” 坐在沙發上的張劍君笑著說道:“郭陽鬼精著呢,我在漢諾威農機展上時,就被他盯上了。” “嗯?” 張劍君沒好氣的說道:“這小子早早的就盯上了農機購置補貼,嘉禾才收購了豐凱農機,他就來問我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什么時候出,有哪些品類,說是要搞研發!” “這是好事啊,政策本來就計劃今年出,提前告訴他也無妨。” “我讓他自己想去,別拿這點屁事來煩我。” “哈哈哈……” 林部長笑了會兒,才正色道: “苜禾農牧的鹽堿地治理搞得怎么樣了?他的超級紫苜蓿真能抑制鹽堿?” “林部,這我還真不清楚,我讓畜牧業司的人過來一趟。” “行。” 張劍君打了個電話,講明了緣由,沒過多久,畜牧業司的陳司長就到了。 意外的是,華夏農科院草原研究所的蘇國洲教授也跟了過來。 “蘇教授也來了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