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事情大條了-《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2/3)頁
曾經白茫茫的鹽堿灘只偶爾還能看到零星的白色鹽漬,而苜禾1號這塊地,表層更是完全看不到鹽堿。
變化太大了!
他很想看看埋藏在下面的土壤是什么樣的。
至于熊澤征樹口中的苜蓿營養成份,說實話,他并不是很感興趣。
蘇國洲教授想來也不感興趣。
苜禾1號能不能改良土壤,這才是最重要的!
這關系到國家的土地資源和糧食安全!
看兩人堅定的模樣,郭陽也只好說道:“那老余,你帶熊澤君去實驗室,儀器借他們,讓他們自己測。”
不料,熊澤征樹也對鹽堿地和土壤起了興趣。
“不了,我跟著你們一起看看。”
“行吧。”
片刻后。
周博士隨機抽選了當初勘察設計時留下的點位。
待確認無誤后,草場的工人率先拿著洋撬和鋤頭挖出了泥土。
表層的土壤混合了細沙,很是松軟,不一會兒,帶著根系的苜蓿就被挖了起來。
蘇國洲拿起挖出來的苜禾1號,輕輕的抖了抖,泥土散落,翁立新也趕緊湊了過去。
密密麻麻的毛根露了出來,主根也異常的粗壯。
翁立新贊賞的說道:“根系發達,根瘤菌分布多,固氮能力肯定弱不了。”
蘇國洲默不吭聲,他很想挑刺,卻不知從何下嘴。
苜禾1號已經刈割了,生長期的長勢比對不了,但單看根系,已經超過了華苜1號。
就很難受!
周博士也看著工人挖出來的土壤,道:“土壤有機質很豐富,綠肥沒少施,表層土壤還能看到殘茬。”
郭陽和熊澤征樹等人看著幾個專家在一旁忙活,都插不上手,所幸在一旁閑聊了起來。
“熊澤先生這次準備訂購多少牧草?這可是我們今年最后一茬牧草了。”
“嗯……還是2萬噸。再看看這苜禾1號干草的質量,產品沒問題,我也一起要了。”
“價格還是按國際通用規矩,蛋白質含量每多1%,價格高100元。”
“嗯。”
總的來說,熊澤除了高傲的自大的性格外,還是很講信譽的。
能按時支付貨款這一條就比下了很多國家和企業,是個可以長期合作的客戶。
這時,周博士對表層土壤取樣也完成了。
隨后,便讓跟在一旁的小型挖機沿著人工坑的痕跡往深處挖了起來。
很快坑深超過了60cm,土壤開始變得板結起來,也能看到鹽漬,但卻始終沒看到帶有污染和毒性的重度鹽堿土。
周博士懷疑坐標位置是否出現了偏差。
坑越來越深,已經超過1米深時,挖出來的土壤全是硬邦邦的生土,基本看不到鹽分。
周博士只得讓挖機停了下來,幾人湊了上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