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天麥1號-《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2/3)頁
很快老向便梭完了面條,點評道:“這哨子面面條細長,粗細均勻,臊子鮮香,紅油浮面,湯味酸辣,筋韌爽口,一看這面粉就不錯。”
瞿陽也細細品味面條的滋味,“河套地區小麥主栽品種為永良4號,是1984年津門下鄉知青邱志新培育的。
面筋值高,河套小麥生產的河套面粉也一直是品質的代名詞,是國內唯一可以和美利堅和加拿大優質小麥競爭的品種。
從目前的推廣面積上看,這的確是天麥1號的勁敵。”
郭陽笑著問道:“天麥1號加工的面粉與之相比怎么樣?”
“那當然是天麥1號!”
“品質優勢太明顯了。”
專心吃面的向天山也停了下來,“比這還好吃?”
“雖然做法不一樣,但天麥1號給我留下的印象難以磨滅,而且從筋度和成份上比,天麥1號也遠遠勝出。”
向天山古怪的瞄了一眼郭陽,嘉禾出產的種子在營養成份含量上就沒輸過。
苜禾1號也是這樣。
瞿陽還在思考著,“現在要考慮的是該怎么去推廣,五原老百姓對永良4號的認可度太高了。”
郭陽說道:“不是五原老百姓認可,而是市場對河套小麥的認可度高,有市場自然就有需求。”
“嗯,現在就是要把市場搶過來。”
“沒有客戶原始積累,把市場搶過來并不容易,但我們可以創造市場。
天禾的目標是銷售種子,但嘉禾的目標是要探索優質強筋小麥的產業發展模式,產業鏈包括“制種-種植-收儲-加工-品牌營銷。
從產業鏈來說,我們和五原小麥的距離并不遙遠,五原小麥產業鏈各方面都比較薄弱,大多以原糧形勢外銷。
加工也集中在面粉方向,以小型加工廠為主,缺少生產高檔面粉的設備和技術,加工水平和品類有待提高。
食品加工也主要是面條、面包、饅頭等,小作坊居多,沒有品牌優勢。”
瞿陽點點頭,意識到老板其實早就把想在了前面。
他還停留在賣種子的層面,但老板已經在從另一個層面在思考問題。
向天山也認真的聽著。
近一年沒見,他對郭陽的變化是體會最深的。
沉穩了,
做事情也不再糾結細節。
以前改良鹽堿地時,會親自指導駕駛農機,播種育苗時也要在現場盯著,恨不得時時刻刻都呆在一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