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大會戰-《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1/3)頁
惠民種植專業合作社位于友聯村,也在此次鹽堿地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區范圍內。
而且由于天禾的介入,友聯村的改造進程提前了。
當郭陽幾人來到友聯村時,為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只見農田里有人在清理田間積土,渠系里有人襯砌混凝土,農田道路兩旁也有人在植樹壟道,各種機械設施更是數不勝數。
瞿陽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場景,喃喃地說道:“這得有多少人?”
新民鎮副書記劉軍和惠民種植合作社的代表楊小兵聯袂走了過來。
劉軍不無自豪的介紹道:“現在縣里搞農田大會戰,僅友聯村日出勞力就達到了3000人。”
“一個村有這么多人?這是怎么組織的?”
向天山連忙發問,苜禾也有鹽堿地改良的經歷,出動人數也不少,但那是20萬畝啊!
而且苜禾的工錢從不拖欠,人工成本高昂!
鎮上有這個財力嗎?
劉軍說道:“友聯村幾十年來一直沒有任何配套,渠路彎曲不暢、田地雜亂無章、有灌無排水害嚴重。
今年國家啟動中低產田改造項目,鎮上開了大會,全員出動,全民會戰。
為了調動群眾積極性,鎮里將全鎮五年農田建設的整體盤子和每年建設計劃發到農民手中。
讓大家清楚自己村自家地哪年搞,搞多少,同時將全鎮北片6個村、南片9個村分為兩個會戰單位。
實行借錢還錢,借工還工、借物還物,分片跨區實施和分片協調、集中使用、周期平衡的籌資投勞辦法。
一個村搞開發,片內其他村群眾齊上陣,現在借出的工和錢,在以后本村搞開發時,別村進行相應償還,避免一村農民勢單力薄難籌資的局面。”
郭陽聽了,也不得不表示佩服。
對于國內基層的組織能力他從來沒有懷疑過,但親身體會到了又是另外一種感受。
“農田大會戰,還真是形象啊,不由讓人想到了五原誓師和五原戰役。”
除了歷史久遠,民族關系錯綜復雜外,五原誓師和五原戰役是五原現代史上在社會上引起了轟動效應的大事。
“和先輩們沒法比,我們這里以前受益于黃河水的灌溉,被河套給‘套’住了。
每年強勁的北風一起,家家戶戶屯足了糧,裝滿了酒,漬上幾缸酸菜,殺一口豬和幾只羊,然后把炕頭燒的熱熱的,吃了,喝了,睡了,美美地‘貓’一冬,來年三四月再經營莊稼。
以前搞農田開發,怕麻煩、怕出工、怕出資、怕占地,現在各村互相爭項目、搶投資,都想讓項目落到本村片內,早搞早受益。
自農田會戰以來,友聯村開發片內6各村沒有一戶不出工,不參加會戰的。”
行走在田間地頭,時不時的就能聽到農戶們的交談聲。
在村里的主干渠處,郭陽見到了正在通過新配套渠系試水的村民。
“原來這條引水渠,4公里有22處拐彎,現在通過改造,水流速度大大加快,每年清淤費用至少節約5萬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