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她很清楚的記得當時的“高產”玉米宣傳的產量也不過1噸! 眼前的天玉1號怎么可能是真的! 她急忙沖大爺說道:“大爺,這宣傳伱也敢信???” 還沒等老大爺回答,旁邊一位中年婦女就搶先說道:“不太信,就是價格太貴了,但還是想種點試試,給我也來兩包這個,我回去試試效果。” 徐小雪一時呆住了,不太信,又貴,你還買,這是什么邏輯? 老大爺這時也說道:“我去年就試過了,想達到宣傳的產量很難,但產量確實很高。” “有多高?” “哼哼,你試了就知道了,我四個子女,一大家子二十多畝地,今年準備全部種這個。” 徐小雪訝然,她甚至看到中年婦女也有躍躍欲試的模樣。 真不是虛假宣傳嗎? 在她的印象里,玉米能畝產800公斤以上,也只有東北、西北某些高產田里能達到。 何況是1500公斤,這都快直接翻倍了? 這老大爺怕不是拖吧! 她又在店里呆了一會兒,發現買天玉1號的還真不少。 有些是看了電視上的宣傳來的,也有的是去年就試種,嘗試過后來復購的。 至少不是坑農的假種子! 徐小雪心里有了判斷,但這產量也未免太驚人了。 又呆了會兒,她有了更多的發現。 門市里蔬菜、玉米、大豆、生等各類種子繁多,新品種普遍要貴上一倍。 但農民卻很愿意嘗試新品種,從現場的情況來看,新品種賣得也比較好。 農民的求新心理也很重啊! 在縣里種子公司的門市隨機采訪了幾家, 徐小雪跟著又去了鄉下,種子公司在鄉鎮上設了很多代銷點。 路上她還碰到了兩輛種子公司的下鄉服務車,在各鄉鎮集貿市場、村間巡回流動。 據說,春耕期間每天不間斷。 她跟著觀察了兩天,記錄著春耕種子市場的所見所聞。 種子市場蓬勃待發,農民購種喜新不厭舊。 她印象深的品種只有兩個,中外合資的先玉335! 以及天禾種業的天玉1號! 昨天看到最新新聞,老美已經把玉米畝產的世界記錄推高到了2641公斤。 感覺我還是寫保守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