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下該歇下了吧! 不! 他依然不滿足,他有了新的目標,不育化制種一直是國內玉米育種的痛處。 莫道桑榆晚,晚霞尚滿天。 他像往常一樣,在各地奔波。 去年在張掖做實驗時,他就聽說了天玉1號,那時醉心于研究,也就沒重視。 但今年天玉1號卻展現出了黑馬的姿態,有一飛沖天的架勢,各種業內媒體都在報道。 就像當初他的鄭單958一樣,火遍了大江南北! 更驚人的是天玉1號打出的產量宣傳,畝產3000斤? 除了天玉1號外,先玉335也映入了眼簾。 鶴立雞群的零售價,獨樹一幟的品種優勢,消費市場的熱捧。 詳細了解后,愕然! 天玉1號是不育化制種? 無論是不是虛假宣傳,他都充滿了好奇心,隨后便研究起了天玉1號和先玉335的育種路線。 天玉1號申請了知識產權保護,他是不屑于走偏門的。 先玉335則簡單了,雖然通過了國審,但卻未給予知識產權保護,從各種渠道都可以獲得他的親本。 可能這也是定價高的原因吧,利用仿冒的時間差先把利潤掙了。 科學研究是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培育一個優秀品種,往往需要7-8年,或者更久。 天玉1號的熱銷在育種界掀起了一場模仿秀。 眾多科研院校紛紛跟進。 很快,天玉1號和先玉335的育種思路就被扒拉了出來。 如果說鄭單958促進我國玉米育種研究方向,由稀植大穗型向密植中穗型品種的轉變。 那么,天玉1號則是在玉米密植上更進一步,把緊湊株型作為研究方向,強調抗逆性和適應性。 通過培養理想株型增加密度,依靠群體獲得高產。 以往,這在育種界屬于異類,與主流方向相悖,密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遭到很多人的鄙視。 但天玉1號的高產穩產,證明這個思路是可行的。 密植可以讓玉米攜帶的對生產有害的‘殺手’基因提前暴露出來,然后育種家再迅速調整和篩選…… 品種的抗逆性和適應性自然就提升上去了。 很多育種人員急忙改弦易張,急起效仿,改變了以往依靠延長生育期和增加株高提高產量的思路。 不得不說,天玉1號的熱銷,激活了一潭死水。 …… 幾經輾轉,堵純見到了天禾種業的老板,一個在育種界年輕得有些過分的青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