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示范基地是用來展示苜禾1號對鹽堿地的改良效果的!” “你們啊,是一點也不知道珍惜,知道現在苜禾1號有多火嗎?很多人想買種子都買不到!” “要不是嘉禾選擇了在五原投資,你以為種子能管夠?” 發泄了一通,嚴亮不由想起在九泉考察時的場景,紫苜蓿猶如紫色的地毯,蕾搖曳,大地一片生機盎然。 很難想象那里曾經是白的,一毛不拔的鹽堿地。 郭陽也楞了,“示范基地不是全流轉給苜禾了嗎?” “老板,這塊是釘子戶留下來的‘插地’。” 宏盛村書記高峰漲紅了臉。 “md,張麻子這犟種,給老子答應的好好的,還偷摸著種向日葵!嚴局,回頭我就收拾他!” “你怎么收拾他,把人地給翻了?” “翻了!”高峰狠狠說道。 郭陽看這一唱一和的模樣,也反應了過來,插地啊,那確實難搞。 所以還是荒地好啊。 “留著吧,做個對比,感受更直觀些。” 劉軍附和道:“郭董說的有道理,到時把各鎮村的百姓都拉來看,秋播的工作就好做了。” 嚴亮想了想也是。 巡視繼續,出了示范區,作物開始變得五八門起來。 玉米和向日葵面積最大,其次是小麥,最少的卻是苜禾1號。 嚴亮一個勁的念叨。 “暴殄天物啊!” 郭陽卻無所謂。 正如嚴亮所說,苜禾1號種子很搶手,去年產的400萬斤種子只夠播種200萬畝。 而農業部的計劃是每年改良1000萬畝鹽堿地。 種子完全不夠分! 接下來,郭陽又去看了看牧草加工廠,以及面粉加工廠,就跟著趕回九泉了。 又是漫長的旅途,郭陽想著,以后得整架私人飛機。 汽車一路飛駛,春天一到,黃色的土地也迎來了綠意,柳樹發芽,杏也掛上了枝頭。 郭陽靠在座椅上假寐,心神卻沉入在了種子商店里。 閑著也是閑著, 剛好趁這個時間試驗一下每種牧草的組合類型。 先是看了下自然能量,這段時間,又有了些許增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