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京城,中關村。 華夏科學報1959年由郭老創立,是國內科學界頂尖的媒體。 賴敏君剛走進辦公室,就迎上了主編榮楷那幾欲噴火的眼神。 榮楷將一份報紙甩到了賴敏君的臉上,“誰讓你把文章給xh社的?” 賴敏君小心的接住報紙,瞟了眼,自己耗費心血寫的稿件果然發在了上面。 “社里不愿意發,我就往外投稿了。” 榮凱狠狠地瞪了眼,“你有根據嗎?你憑什么說天玉1號是轉基因品種?” 賴敏君目光看向報紙。 “就憑伱們那些調查?” 榮楷氣急。 “農業部截至目前,從未批準任何一種轉基因糧食種子在國內進行商業化種植,國內目前也沒有轉基因糧食作物種植。” “但有這種趨勢,我們難道要視若無睹?” 榮凱搖了搖頭,嘴角帶著濃濃的苦笑,“我希望你在做事情能多想想我們報社的名字,科學,何為科學啊?” 賴敏君緊咬嘴唇,說:“老鼠變少,母豬流產……,越接近真相越讓人不安!” “你憑什么說那是真相!” 榮楷揮了揮手,“我會向上面打申請,將你調去其它地方。” 賴敏君愕然的抬頭,眼神里充滿了慌張,但榮楷已經走了。 賴敏君頹廢的坐下,社里的其余同事也只是默然的看著她。 稿件確實是她寫的,但上面的案例有些卻是別人給她的,她也知道嘉禾正在研發生物育種技術。 對轉基因的痛恨,再加上一些私人原因,讓她發了這篇稿件。 榮楷回到辦公室,不管天玉1號是不是轉基因,已能預料到國內又將掀起一場龐大的輿論風波。 他想起科學院某位前輩的話, “滯后、落伍本身也潛在著巨大的風險和危機,如果現在停止前進,華夏將失去爭奪技術領先者的機會。” …… 九泉,天禾種業。 郭陽才到辦公室,瞿陽就拿著報紙來了。 “老板,現在輿論有擴散的趨向,已經有文章在網絡上流傳了。” 郭陽接過報紙細細看了起來。 “誰動了它們的基因?” 報道很長,圖文并茂,占據了一整版的篇幅。 報道指出天玉1號是轉基因作物,其與近期發生在各地的動物異常現象有直接關聯。 大老鼠絕跡; 母豬、羊等產子減少,流產、死胎等現象增多; 豬、狗也經常出現肝腎腹水。 而所有出現這些異常現象的動物,有一個共同點,幾乎都吃過同一種玉米--天玉1號。 案列看起來也十分的詳實, 在魯省某村,有養豬戶以前母豬一窩最多能生16只,從來沒有低過10只,但這兩年生的小豬沒有上過10只,有時只有六七只; 還有狗販子說現在剖開狗肚子總會有很多水; 還有300多戶人的村莊里,大老鼠幾乎絕跡,只能一些看上去還不會分辨方向的小老鼠。 動物的種種異常讓人不安。 天敵變多、玉米發霉、生態污染,當種種可能都被一一否定, 唯一能與所有動物異常聯系在一起的線索只剩下這些動物吃過的食物——天玉1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