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八十章 新的征程以及島國牧草反響-《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2/3)頁

    “最好是這樣,集團目前在謀劃嘉峪關和九泉之間的戈壁灘。”

    “好,我調整下規劃。”余洪海說道。

    郭陽也從對未來的暢想中回過神來。

    新項目落地還有路程要走,但今明兩年的收入要想達到預期,就得抓好當前的生產工作。

    農機生產有固定的流水線,很難出差錯。

    但牧草種植加工,制種生產,受自然和人為因素太大,一刻也疏忽不得。

    郭陽又在京城呆了幾天。

    期間,受到了一些領導的接見,言辭之中盡皆是對金塔和五原鹽堿地的贊揚。

    ‘激活鹽堿地,打造新糧倉’,已成為華夏未來一個階段內的重要工作。

    苜禾最大的任務就是全力生產苜禾1號種子,保障種子的供應。

    除此之外,今春沙塵暴再度襲擊京城,眼看奧運會在即,京城‘藍天計劃’卻頻頻受阻。

    三北的沙漠治理也刻不容緩。

    尤其是某位老人,兩年前發出了“絕不能讓民勤成為第二個羅布泊”的聲音。

    近兩年,沙海農牧前后在民勤青土湖沿線的沙窩里投入了數億資金,數萬人壓沙栽樹兩年多時間。

    一抹綠色已擋在了兩大沙漠的中間。

    嘉禾為民營企業做出了表率,但上層也希望嘉禾能承擔更多。

    郭陽順其自然的拋出了新計劃。

    同時,關于羅布泊鉀鹽項目國開投也松開了口子。

    他了解到,自從德隆系羅布泊鉀鹽項目融資出現問題后,是發改委邀請國開投接手羅鉀項目。

    并邀請中咨公司做了前期論證,提出兩條意見。

    其一,羅布泊自然環境惡劣,配套設施嚴重缺乏,水、電、交通都存在問題;

    其二,羅鉀項目在融資擔保上的問題還沒有理清楚。

    這也讓嘉禾集團有了參與的機會。

    最不濟在環境治理方面,嘉禾是專業的。

    合作談判和簽訂框架協議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消息不可避免的被外傳。

    連續幾天,銀行搶著找上了給嘉禾提供貸款。

    很快,嘉禾需要融資的消息不脛而走,各路獵手就像聞著腥味的狼,紛至沓來。

    郭陽這時已登上返回九泉的飛機,稍作休整后,就將前往疆省。

    ……

    島國,某港口。

    一派繁忙景象。

    碼頭上停滿了各種各樣的集裝箱,吊車不停地來回穿梭,將集裝箱從船上吊下來,然后放上碼頭或裝上船。

    一艘華夏來的貨輪駛入港口,一番交接和等待后,海關來了。

    波多野正丈是海關的檢查人員,他例行其事的開始檢車消毒證書等證件。

    貨輪是一艘中大型集裝箱船,大約能裝6千多個標準集裝箱,吸引了眾多的注意力。

    幾個白人走了過來,看了看貨輪上的集裝箱。

    “波多君,這批貨從來哪兒的,還需要抽檢嗎?”

    “華夏來的苜蓿草產品。”看了看單子,波多野正丈也有點詫異。

    華夏的牧草?還真是少見。

    海思皺起了眉頭,看到兩個黃皮膚模樣的人在一旁和海關人員溝通著。

    他原以為是島國人,原來是華夏人。

    難怪需要抽檢。

    亞洲國家沒有一個列入島國的清凈區,相反,美利堅的苜蓿出口到島國卻可以享受免檢的優厚待遇。

    海斯打量了下貨輪,幾乎裝滿了,臉色沉了下來。

    海思對波多說道:“那你可得好好檢查檢查,華夏的苜蓿加工容易出問題,熏蒸消毒上更是偷工減料。”

    “例行公事而已。”

    “有多少噸?”海斯問道。

    “17萬噸?”波多看著報關單,似乎也不太確定。

    海斯皺著眉頭,望著集裝箱船,總感覺哪里怪怪的。

    波多組織人員隨機抽選集裝箱打開,出人意料的,產品很整齊,很規范。

    酪農協會的人也來了,滿意的點點頭,去華夏考察的人對苜禾贊不絕口,還是有原因的。

    肉眼看不出任何問題。

    草捆、草塊、草粉,逐一的抽查。

    隨后又是相關的檢疫,忙碌了近一天才算是完事。

    沒有任何的問題!

    酪農協會的人很滿意的接收了貨物,隨后暫時移交到倉庫里存儲起來。

    酪農協會從華夏進口了一船苜蓿的消息卻很快的就擴散了出去。

    酪農協會可是島國最大的奶業組織,一向對牧草的品質很高。

    華夏的這批苜蓿居然能得到酪農協會的青睞,無疑是讓人大跌眼鏡。

    何況采購量還那么大。

    很多牧草大戶都通過各種渠道打聽起來。

    愛媛縣的一家居酒屋里,巖田慎太郎有點醉醺醺的。

    “巖田君,華夏的苜蓿是從哪家公司進口的?有質優價廉的渠道可不要藏著捏著啊!”

    “苜禾農牧,一家華夏西北的公司。”

    巖田撇了眼,“苜禾的產品質量確實好,但價格可不便宜。”

    “比美利堅還貴?”

    “嗯,最高等級的每噸要貴上四五十美元,普通的苜蓿差不多。”

    “嘶……那么貴?為什么還要從華夏進口。”

    “營養成份含量高,物有所值。”巖田一邊小酌,一邊又補充道,“不是17萬噸,是26萬噸,還有9萬噸要等1個月。”

    太貴了!

    知道苜禾的價格后,很多人都望而卻步。

    島國之所以想擺脫對美洲苜蓿的依賴,其重要原因便是價格!

    沒想到來了個更狠的。

    “華夏人想錢想瘋了嗎?”

    “這么高的價格,華夏國內的農民不得全部改種苜蓿了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