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伊犁-《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3/3)頁
這也是老向到嘉禾后,第一次和以前的關系網聯系。
向天山說:“你還是給我們說說到這邊開荒的情況吧。”
劉廷恩瞄了眼郭陽,才說道:“現在開荒可沒有以前政策好,以前開荒,政府每畝給75元的補貼,75元的無息貸款。
那時候全國各地的拓荒者都奔著疆省的棉花而來,正常情況下,投入500元左右開墾1畝荒地種棉花,兩三年可收回成本,第四年可獲純利五六百元。
一時之間,夾雜在三大山脈與兩大沙漠之間那些無人理睬的荒漠變得炙手可熱。”
郭陽問道:“現在呢?”
“啥都沒了,有些地方還禁止開荒。”劉廷恩搖了搖頭,眼中滿是回憶。
“以前很多地方都是亂開荒,一些村干部大手一揮,將成千上萬畝荒地包了出去,土地租賃期30-50年不等。
但實際上,超過1萬畝的土地必須由G務院有關部門審批,現在疆省都還有近三分之一的開荒項目至今還沒有取得開荒許可證。”
郭陽聽了劉廷恩的講述,和前世的經歷一印證,就知道這小老頭有點水平,政策這塊還是拿的很準吧。
前世時,郭陽接觸過很多種植戶開荒了幾年十幾年的地,因各種原因被地方強行收回。
許多人還請了律師四處打官司,甚至發在各種網絡平臺上。
現在這么一看,只能說雙方都不是什么好鳥。
肥了個人,虧了集體,忘了國家。
開掉的不是荒,而是有林地、荒漠植被、草場,有的甚至把極其寶貴的林地和優質草場開成了荒地。
真正無樹無草的戈壁灘卻很少有人去開發。
汽車越開越偏。
進入了戈壁后,羅修減慢了速度。
此行的目的地到了,阿爾泰地區,QH縣。
因為這片戈壁生長著有阿魏草,所有又被稱為阿魏戈壁。
乍眼看去,阿魏戈壁灘的土質相對還不錯,光線強烈,生長著不少的綠色植物。
幾人下了車,郭陽滿意的這里摸摸,那里瞧一瞧。
“就這里了。”
劉廷恩碎碎念的吐槽道:“搞不懂。”
“疆省大面積的一等宜農荒地是沒有了,但二等宜農荒地還有6000多萬畝。”
“咋就看上戈壁了呢。”
郭陽看著這片茫茫戈壁,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出了動人的光芒。
仿佛看到了戈壁成灌區,荒灘變綠洲的場景。
他笑著對劉廷恩說道:“可是你給我們介紹的,伊犁地區容易土壤侵蝕。”
“可阿魏戈壁土層薄,容易鹽漬化啊。”
向天山也笑了,“苜禾可從來沒怕過鹽堿。”
劉廷恩愣住了,有更好的荒地不拿,偏偏要跑來這鳥不拉屎的地方拿地。
這是什么邏輯?
就非得體現苜禾1號的作用是吧!
劉廷恩繼續提醒道,“這里缺水,想要應付鹽漬化和農業開發,要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統,同時防護林網也需要。”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