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三十四章 溢出的地下泉水-《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2/3)頁

    可能也知道自己一行有點拖累,嘉禾出動了二三十號人,可不是出來玩的。

    一路上各種河道觀察、植被記錄、方案討論都沒停過。

    對比之下,他們的養豬考察就有點兒戲了。

    郭陽帶著牛虎林、連存,以及另兩名隊員,與敦煌西湖管理局對接上了。

    對方同樣來了五人。

    局長吳雄和書記王金,主任包海榮,以及袁海峰、趙新兩名業務骨干。

    管理局條件比較寒酸,辦公場所、住宿都是敦煌鄉鎮企業局臨時幫助的。。

    去年才配備齊了人員,以本地人居多,比如包海榮就是土生土長的敦煌人,老家就在蘆草井保護站的二墩村。

    但也有不少外地人。

    趙新就是白銀人,水土保持專業,才參加工作不久,和郭陽是校友。

    才調到西湖管理局時,連辦公硬件都沒有。

    最后還是吳雄找林業廳領導匯報,最后才借了10萬元下來。

    隨后就開展了工作,沒有資金,就只能先做保護站的規劃,然后再栽樹。

    等資金到位,保護站周邊已經實現了綠植覆蓋。

    隨后又開始保護站工作場所、護林員工作場所的建設。

    酒過三巡,一行人也算是聊開了。

    得知嘉禾要來考察時,王金和吳雄都在帶隊進行保護區內的資源清查。

    得到消息后,又趕了一天一夜的路回到城里。

    吳雄幾人聊了聊保護區的工作,保護區放羊、狩獵、開礦、挖藥材、撿風凌石、打柴、挖干草等活動比較頻繁。

    還有村民打獵成癮,專打黃羊,不打睡不著覺。

    清牧、清礦、協調人與監管之間的矛盾,沙塵暴,遇上暴雨陷車,栽樹護林,救助動物……

    嘉禾也聊起了民勤的沙漠治理,各地的草原修復,跋山涉水的種子搜集。

    說來說去,大伙的工作都很類似。

    都是在艱苦地區,工作中的遭遇很有共情感。

    一伙兒也越來越熟絡。

    郭陽舉杯說道:“這次還得麻煩你們,嘉禾派了五個調查組過來,需要你們帶下路。”

    “五個組?”

    “是的,一共來了十輛車,兩輛車一組,有一兩個車是順路來游玩的。”

    “其余的都會在這邊呆一段時間。”

    王金和吳雄都有點驚訝。

    他們做資源清查,兩個車,三個組,不同組在不同區域內調查。

    由于車況、路況都不好,常常要徒步三四小時,大家走到哪,吃住就在哪。

    嘉禾一個組的配置趕得上他們三個組。

    “沒問題。”吳雄說道:“不瞞你說,局里正缺少人手力量,嘉禾這下幫了大忙。”

    王金笑道:“如果能來投資,我們更是舉雙手贊成。”

    ……

    “老丁,確定要去?”

    “確定,我們一定聽指揮,呆兩天就回來,然后就回羊城了。”

    郭陽有點訝然,但也有所預料,笑道:“這次招待不周,以后多給伱補點好東西。”

    “哈哈,行,就這樣說定了。”

    一旁,養豬天團面面相覷,這考察報告該怎么寫啊?

    郭陽可不管這些。

    等確認每個車的鐵鍬、水、食品、帳篷、通信電話等物資都準備好之后,才跟著吳雄等人出發。

    昨晚聊了之后,才知道保護區里情況很復雜。

    真正了解情況的只有三人,局長吳雄,主任包海榮,以及另一個小組的帶隊人孫科長。

    其余年輕一輩還沒成長起來。

    孫科長這次沒回來,能帶隊的只有吳雄和包海榮。

    嘉禾那么多人手和車,自然不可能只分兩組。牛虎林和連存都是身經百戰之輩,西湖濕地也不是羅布泊,有信心各帶一組。

    從敦煌駕車向西南方向出發,一個多小時后便到達了陽關鎮。

    陽關西北方向便是庫姆塔格沙漠,也是保護區的范圍。

    在這里,包海榮帶領兩組隊伍進了沙漠。

    其余人也無心欣賞連片成林的葡萄,沿著省道往北又走了25公里,才到了二墩村。

    蘆草井保護站就在這里。

    一應設施還比較齊全。

    牛虎林和連存兩組人,分別帶著袁海峰和趙新,從這里進入了戈壁荒漠,探查火燒湖、蘆草井子、崔木土等區域。

    而郭陽、網易一行人,則是在吳雄的帶領下,繼續往北30公里,直達玉門關保護站。

    同樣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這條路線雖然遠,卻是看點最多,風景最好的,也是為了照顧網易一行。

    玉門關遺址殘破,但在玉門關至彎腰墩的河流古道上,形成了大片草叢濕地和河流濕地。

    在茫茫大漠中呈現出一片水洲交錯、蘆蕩深幽、百鳥翔集的濕地景觀。

    野駱駝、鵝喉羚、南來北往的候鳥……

    但總歸有些荒寂。

    網易的眾人已經有些審美疲乏。

    其實丁磊是真想來考察養豬的,但郭總說的沙漠養豬,還一點蹤跡都沒有。

    進了戈壁荒漠后,更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角色當中。

    每發現一種景觀或動植物,都會和吳雄進行討論,

    沒經過一片特殊的地形,都會停留下來研究觀察半天,丁磊等人也看不明白其中的道道。

    一處紅柳沙包上。

    郭陽和吳雄眺望著不遠處的沼澤濕地。

    “是地下水溢出。”吳雄解答了郭陽的疑惑,“疏勒河曾流入羅布泊,后因地形隆起,止于濕地西部的哈拉奇。”

    “后來疏勒河斷流,但這片濕地依然保存,就是因為地下水。”

    郭陽想起沿路那大片的鹽沼,問道:“哪來的地下水?”

    “因為重力作用,東阿爾金山和西祁連山等山體的部分水資源沿著裂隙下滲,通過地下潛流,最后以泉水的形式溢出。”

    郭陽聽完一愣。

    以地下泉水的方式溢出?

    他想到了青土湖那幾口自流泉,會不會也是類似情況?

    這種情況有復制的可能嗎?還是說過于異想天開了。

    但濕地有自己的水源補給方式,這是天大的好消息。

    停留了一會兒,一行人自行向前。

    吳雄曾在敦煌林業基層工作了二十多年,又是最早進管理局的,這條路線已經走了不下數十次。

    哪些地方能通車,一目了然。

    除了沼澤和草叢濕地,最大的就是鹽沼,看上去白一片,有些地方寸草不生。

    此外就是荒漠。

    整個保護區66萬公頃,相當于990萬畝。

    其中濕地面積約11萬公頃,紅柳和胡楊約8萬公頃,其余全是沙漠、戈壁、鹽沼、雅丹地貌……

    郭陽感覺這里還是大有可為的。

    地下水潛流雖然有限,但也是固定的水源,多弄點涵養水源的植物就行。

    這沿路走來,各種生命頑強的植物并不少。

    除了紅柳、蘆葦、胡楊……還有羅布麻。

    一片身影婆娑,波瀾壯闊的野麻海,是濕地上的一道風景線。

    這是和瀚海紅麻同根同源的植物。

    紅麻最早就是在羅布泊發現的。

    郭陽心里有了底。

    瀚海紅麻回歸家鄉,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

    網易一行回去了。

    離開之時,丁磊的眼神里頗為復雜,農業是他很感興趣的領域。
    第(2/3)頁